提這麼一嘴,只是抱著試探性的心理。這幾千工匠怎麼運出東瀛,他已經做好了費些周章的準備。卻沒想到這麼順利,幾句話就搞定了。
現在唯一的難題,就只剩下金澤本願寺裡的佛經了。
這也是趙維所好奇的。他實在不相信北條時宗虔誠到這個地步,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也要帶走佛經?
本願寺中到底有什麼,也只有等到元軍攻破金澤之後才知道了。
而這一等,就是兩個月之後。
當元軍付出五萬傷亡,全殲三萬守城武士之後,終於踏進了這城幾乎被轟平的彈丸小城。
而趙維攙扶著謝疊山,也終於站在本願寺後山一座有如宮殿般的高樓前時,老少二人徹底震驚了。
疊山生先全身顫抖,緩步入樓,一雙老目激動的淚花閃動。
先生慢慢地走著,滿是皺紋的老手撫摸過高樓的每一個角落。
“東瀛...千年所藏...盡收於此!”
趙維則是掐著腰,滿眼的陰鬱。
“先生啊,這可不是什麼千年所藏那麼簡單啊!這是東瀛文啟之寶庫,此後千年立世之根本!這還是個借雞生蛋的搖籃,借我華夏的雞,孵東瀛的蛋!”
說到這裡,趙維都有些哭笑不得,小聲嘀咕:
“他奶奶的,算你倒黴,讓爺給遇見了。
我看你們還叫囂什麼‘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還怎麼大言不慚地吼叫說中華正統在東瀛?
老子今天就算一把火給你燒了,也不給小鬼子留!”
疊山先生那邊,前面沒聽見,卻聽著最後一句。
一聽趙維要一把火燒了,登時嚇的六神無主,“燒不得,燒不得啊!這是祖宗留下的寶貝,燒不得啊!!”
那這本願寺後山到底是什麼啊?讓謝疊山和趙維都如此失態?
是.——書!
成千上萬,甚至十數萬冊之多的古書。
這是東瀛自漢朝開始,歷魏晉南北朝,再到唐宋兩朝,萬里迢迢從中原之地運回到東瀛的古代典籍。
這其中,有秦之前的春秋古卷,也有魏晉兩漢的賢士著作,還有唐宋大家學說。
不僅僅有儒釋兩教的傳世之學,甚至天文地理、農工醫匠,無所不包。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乃是在中原都已經失傳的孤本絕冊,其價值無法估量,就好像疊山先生此時抱在懷中不肯撒手的《群書治要》。
這是唐初,李世民命當世大儒、虞世南、魏徵、褚遂良等人整理資政史料,汲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編纂成的一部鴻篇鉅製。
可是,唐末亂世使之失傳於中原,甚至未留下半片紙墨。多少宋儒寧願以命相抵,也要換來一觀此書全貌。
沒想到,竟在東瀛人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