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反對?要不要拆穿張世傑?要不要救大宋於危難?
帶著這樣的忐忑,趙與珞憔悴出帳,向皇帳而去。
一路上,與昨日相比,卻是天差地別。
此時,璐王於崖山救國危難的詔御已經通報三軍,百姓之中也已傳開。
之前風傳了寧王救難,自然被壓了下去。一路所聞,皆是誇讚璐王,謾罵寧王之聲。
大概就是寧王跋扈,無惡不作,怎麼可能救國救民?那些堅稱寧王的人都是居心不良。
甚至聽到有兵卒暗自議論,當斬殺寧王,為官家鋤奸。
趙與珞聽的很不是滋味,但也無從辯駁,甚至沒多看那些兵卒一眼。
國至於此,還哪有心思管這些流言蜚語呢?
渾渾噩噩的到了皇帳之中,默然班中。
......
“張弘範水軍隸屬北地,補給要從北方千里而下,加之若南下追擊瓊州,需有元帝招御,才能與阿里海牙合兵一處。”
“所以,兩三月之內,張弘範之軍不可能出現在瓊州外海,我們要面對的,只有阿里海牙的兩廣之兵。”
看來,沉默的不止是趙與珞,除了張世傑機械地陳述軍機之外,所有人都是低眉頷首地靜靜聽著。
大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意味。
這一幕,讓趙與珞有了一絲明悟。
不是張世傑、陸秀夫怠政等死,是大宋已經到了這一步。
“成王殿下......”
“成王殿下?”
也不知沉迷於悲痛之中過了多久,忽聞張世傑在叫他。
“啊?”趙與珞茫然應聲,“太尉......有何計較?”
“呃。”鬧的張世傑一陣無語。
“世傑剛剛在說,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佈置防禦,趕在張弘範南下之前鞏固瓊州防範。成王對瓊州形式的瞭解當比我等明瞭,不知成王以為如何?”
“這......”
趙與珞不由得想起趙維昨晚的話:
“張世傑在掘墳!陸秀夫有默契!若依他們,大宋必亡!!”
時機!!
趙與珞知道,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如果他當殿反對固守瓊州,也許大宋還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