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向來清冷的玲瓏公主,竟然興師動眾招來典儀司典儀,賞賜了一位尋常的典儀宮女,令這典儀宮女擢升兩級,成了典儀女吏。
按照道理,典儀司歸尚儀局管理,尋常公主沒有隨意擢升宮女品級的權利。
只是這位公主是當今聖人最寵愛的公主,又是安國公的兒媳,朝野上下哪個不給她幾分臉面?
莫說是讓一位典儀宮女擔任女吏,便是讓她擔任掌儀,甚至是典儀,只怕尚儀局大尚儀也不會多說什麼。
旁人都在猜測,這名叫寧漁的典儀宮女究竟如何得了玲瓏公主的賞賜。
有人說是這寧漁聰明非常,最喜歡討貴人開心,之前在掖庭宮中時,就頗得雲麓公主的喜愛。
也有人說這寧漁那一日去玲瓏公主面前彈奏琴曲,彈了一首極好的曲子,合了公主的心思,公主這才賞賜了寧漁。
又無人能夠說出寧漁彈奏的究竟是哪首曲子,只是無端猜測罷了。
可無論如何,典儀司二百餘位宮女,女吏就只有六個,這寧漁確實得了玲瓏公主的寵愛,也得了莫大的好處,令人豔羨。
而身處於這話題中心的寧漁,換上了吏服,心中越發感激起白玉京中那位長安公子了。
“這長安公子不知是何出身,極擅長揣摩人心,隨口一句,我用了去,竟然真就起了大用。”
寧漁在心中想著。
正在這時,又有一位宮女來報。
“原定於今日前來聽琴的玲瓏公主不來了,商秋公主今日在翠微宮中請客賞花,玲瓏公主改去了那裡。”
寧漁長舒了一口氣。
她初為女官,尚且還不熟悉如何接待玲瓏公主這樣的人物。
偏偏玲瓏公主今日指名讓她接待,令她緊張了好一陣,現在公主不來了,也讓她輕鬆了許多。
而翠微宮中。
被詩人寫詩稱讚為“有畫難描雅態,無花可比芳容”的玲瓏公主正半躺在貴妃椅上。
碧綠的翠霧衫配上翠水薄煙紗包裹著她成熟的身體,光是這身姿就已經稱得上嬌媚入骨。
大虞詩人自然沒有膽子去寫詩形容當朝公主、安國公兒媳的容貌。
寫下這首詩的詩人,乃是前幾年出使大虞的乾國使者。
他從大虞回了大乾之後,一連寫了十九首詩形容玲瓏公主的美貌。
有形容玲瓏公主雅態的“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也有形容她樣貌的“沉魚落雁鳥驚喧,閉花秋月花愁顫。”
更有恣肆放浪的“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
這麼十幾首詩下來,旁人還以為這大乾使者與玲瓏公主頗為熟識。
可後來,這大乾使者卻當眾澄清,說他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見過玲瓏公主兩面,為免旁人猜疑,壞了玲瓏公主的名聲,這才主動澄清。
只是遠遠見了兩面,就令這位大乾高官如此念念不忘。
此話一出,玲瓏公主的名頭更是天下皆知。
玲瓏公主被譽為容貌能與大離天將……實際上的大離掌控者相提並論的驚世美人。
而但凡見了玲瓏公主當面者,只說這位大乾使者詩詞描繪還未曾寫出玲瓏公主的美豔。
當今七國中,更有了這樣一種說法……
“大虞七十二景享譽天下,可其實大虞應當有七十三景,其中第一景,便是玲瓏公主的美貌。”
此時此刻。
這位大虞第一景玲瓏公主半躺在貴妃椅上,手裡正捧著一幅畫卷。
年輕的商秋公主,就坐在不遠處的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