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北之地,絕冥山外。
…………
李元豐的記載。
…………
…………
那是一個多雲的早晨,很可能會下雨。
在天地間的這個角落需要更加充沛的雨水。
山谷那邊是一大片雪山。
正因如此,這裡的夜間會變得非常寒冷。
…………
…………
…………
李元豐:“在經過幾天的靜思之後,我又回到了這裡。我有一座山間的房子,我一個人居住。那是眾多山間小屋中的其中一間,綠樹與雲雀盡在眼前,你可以在山間漫步數里地。”
“………我在黎明或傍晚時,通常會漫步很遠。在上次與你見面之後的第二天,我沿著山間小路散步,大約走了五里地或者更遠,我決定再來見見你。”
…………
…………
李元豐:“起初,我覺得非常困擾。我無法完全理解你所說的話,你向我指出的問題。雖然我是心中存疑,但我卻允許了你的話語在。我並沒有全盤接受,也沒有全盤否否決,但這些話總是縈繞耳邊,揮之不去………”
“………所以我特意用了允許這個詞允許這些話語在我的腦海。在經過深思之後,我到了客棧,問了夥計。然後來到了這裡。這是一個美麗的山谷,我很高興能夠在這裡找到你。我們可以繼續那天的談話嗎?”
…………
“如果我理解無錯的話,你曾指出想法受到先入為主的影響,人們可能不怎麼思考,就接受了我們是一個個獨立自我;對此,我想了很多”
“………我所謂的想是指想的一般之義,思考、推斷、質疑、爭論就好像我和自己展開了討論一般,一段很長的對話,我想我確實領會了其中之義。”
“………我想到了整個歷史程序。在思來想去之後,我確實明瞭了你的話語的真意。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想和你繼續深入探討一下。”
“………正如你所知,我來此是為了尋找亡滅的真相,但我發現以瞭解自我開頭非常重要,在透過自我這扇門以後如果可以這樣形容的話才會談到亡滅的問題。”
…………
…………
…………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我們所有人都在共享光光沒有這麼說過。”
“光並不是你的,也不是某的。它是我們共享的生命之源。如果你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日落屬於天地眾生。它並不歸任何一物、或是任何一人所有,瞭解這點至關重要。”
“………同樣,包括反應與行為在內的我們的一切,我們的想法、信仰、恐懼、歡樂、信念,我們所崇拜、嚮往的東西,我們的不幸、焦慮與傷痛所有這些都是人所共有的。”
“………當我們遭遇不幸時,我們把它看作自事。我們把人的所有不幸拒之門外。對待歡樂也是如此,我們把歡樂看作自事,我們會獨自體會高興等心緒。”
…………
“………我們忘記了人人是個整體人始終在遭遇極大的不幸。”
…………
“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不是激辯地、智識上地接受,而是深刻地接受,如同人的一部分,是人不可或缺之物。”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思想並不是你的或是我的,想法並不是個人的想法。想法是所有人共有的。當人們真正地深入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時,我們大抵就可以理解亡滅的真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