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 第十三章 難中逃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難中逃生 (2 / 2)

李羨之道:“總歸是同生共死過的,也算是生死的交情了,些許銀兩,何足道哉。”

說著,兩人找了家肉鋪,二十兩銀子買了一口豬、兩腔羊,又尋了家酒店,三十兩銀子買了兩大甕好酒,又沿街買了些果品菜蔬,僱了兩個夥計,用牛車拉到城外營中,前後用掉了一百兩銀子。

回到營中,將士們見了,以為是朝廷賞賜,尤世祿說了是李羨之花的銀子,眾將士一起來謝。然後七手八腳把酒肉果品搬了下來,讓火頭軍煮肉、燙酒,置辦晚飯。

到晚上,將士們聚在一起,飲酒吃肉,歡快不已。正酒酣耳熱之時,尤世祿問李羨之:“賢弟作何打算,準備何時回鄉?”

李羨之道:“我想久待些時日,等著朝廷將兄長的去向發落下來再回不遲。”

尤世祿道:“此事還不知要等到何時去,怕誤了賢弟回鄉日程,惹得老太公憂心。賢弟可有書信捎回去?”

李羨之道:“一直想寫一封書信,可是山高路遠,沒個相熟順路的人捎回去,只得作罷。”

尤世祿道:“此事簡單,我與榆林守備賀人龍是朋友,相交甚深,我們都有官職在身,可以用官家傳驛。我正好要去信一封,你且寫好家書,我封在一起,託他轉交便可。”

李羨之喜道:“如此甚好。我今晚便寫。”當夜宴飲,歡極而散,李羨之回帳中寫信,邊寫邊想道:“前曾有意與賀人龍相交,不想人不買賬,今有了尤世祿的關係,相比他不會再拒絕了……”想著想著,寫完了,用信封封好,不覺酒勁上來,直犯迷糊,便睡了。

次日一早起來,李羨之將信交給尤世祿,尤世祿將其與自己的信一起封在信筒裡,加蓋了官印,著人送到驛站,由驛卒送回榆林。

李羨之就在軍營裡,與眾將士同吃同宿,又學了些戰陣中用的武藝,每日過得倒也愜意。

十餘日後,忽一日有人帶了兵部名帖來請尤世祿。尤世祿接了名帖,動身前往兵部。到了兵部,仍舊是那日的堂官來見,尤世祿磕頭拜了,起身立在一旁。

堂官大人的臉色稍稍和善了一些,從一旁的公文堆中,取出一疊文書,道:“我和部裡的幾位大人將你部戰報呈報御前,皇上下發內閣商議,定了你的功,擢你為指揮使,充居庸關遊擊,所部將校各有封賞,傷亡將士也各有撫卹,都在這裡了,你拿去細看吧。”說著,把那疊文書放在書案邊上,端起茶杯呷了口茶,吐了口茶渣,起身入內去了。

尤世祿上前取了文書,展開看了,上面正如堂官說的各項都細細寫明,末了,蓋了兵部大印。至此,尤世祿方才放了心,並不是為自己的官位,而是為將士們的升賞和陣亡的將士撫卹。回到大營,將文書仔細念給將士們聽,一時群情雀躍,歡聲四起。

次日,兵部派了個主事來營中,正式宣了任狀,官弁各進一級,士兵皆賞銀八兩。願居庸關參將所撥士卒補足了員額,劃歸尤世祿統領。

尤世祿受了升賞,李羨之跟著歡喜,一路送他赴任,到昌平方才分別,折返向南,過盧溝橋,經良鄉、涿州出紫荊關向西回榆林。這時,李羨之所帶盤纏已不多了,不敢再遷延,快馬加鞭,十餘日間,便趕回榆林。

回到家中,來拜了父親,說了科場未中,老太公好言安慰。又說起書信的事,老太爺說收著了,只是擔心的多少日子不得安生。李羨之心裡泛起深深愧意,當晚,父子同桌吃飯,敘了半宿。此後,便住在府裡,早晚請安,侍奉父親。

過了幾日,待的煩悶了,又同早前一樣,每日騎著馬外出,不過卻不是打獵,而是帶著四個書童在邊境內外轉悠,把各處險地要塞看了記在心裡,晚間回來,也不讀聖賢書了,抱著紙筆畫地圖。除此之外,又滿街的書店裡踅摸,把《六韜》、《三略》、《孫子》、《吳起》,以及後世各代知名不知名的兵家著述買了看。

李如意和李喜兒兩個自回來之後,也神氣了起來,每天聚著府裡的小子,講著隨公子老爺外出的見識,尤其把殺山賊和黑山口打仗的事渲染的驚天動地,惹得金順兒和韓釧兒兩個豔羨不已,唸叨著:“早知道有這般熱鬧,我兩個死也要隨公子老爺一道去了。”

李如意和李喜兒吸了口涼氣,故作玄虛道:“你當是好事呢,我們差點連命也交代在那裡了,要不是公子老爺的福分大,我們就見不得面了。”一句話又把同伴們唬的愣著半天不說話……

這般又過了些日子,忽的一天,又想起賀人龍的事,想著如何與他結交。一個念頭上了心頭,不如就備份禮去求見,謝他前日轉信,有尤世祿的面子,不怕他不見面。

想到這裡,取了個大紅的名帖,刷刷點點寫道:“辛酉舉人李歆敬拜。”寫罷,命李如意往賀府去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