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血色大明之末世中興> 第二十八章 出海尋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出海尋賊 (1 / 2)

卻說李羨之方憩片刻,便被一陣腳步聲驚醒,待其推門進來,乃是趙文徽。李羨之忙問此行結果。趙典史回道:“公文已送到乍浦,周把總已收拾船隻等候大人。”

李羨之道:“如此甚好。趙典史且慢歇息,煩你選些精壯兵丁,今晚同去。”

趙文徽道:“大人說哪裡話,下官分內之事,豈敢道煩。”說著告辭去了。李羨之又喚韓釧、金順兩個準備馬匹、弓矢。

至傍晚時分,趙文徽選定精壯弓手三十名在縣衙外等候。李羨之仍舊穿了官服出來,上馬便行。趙文徽率弓手跟隨。

平湖到乍浦約二三十里路程,到時已是夜裡。李羨之命人叩門,裡面立時點起幾十只火把,把夜空照的通紅。片刻間,城門洞開,一身披甲冑的軍吏策馬出來,身後跟著十餘親兵。那軍吏就在馬上抱拳,大聲道:“可是李知縣到了?”

李羨之亦抱拳回禮,通了姓名。周把總將他引進城裡。到官廳之上,又重新敘禮。

這周把總正銜是正四品指揮僉事,不過大明曆來重文輕武,雖然不是正管,周把總對李羨之仍舊十分恭敬。親自跑前忙後,敬茶遞點心,李羨之急著出海,連茶杯也不碰一碰。

周把總看在眼裡,笑道:“大人不知,此時夜尚不深,賊人定未睡下,若貿然出海,定然驚動了他們,不如後半夜等他們睡熟了,才好出海尋找。”

李羨之見周把總所說在理,只好聽從。周把總又道:“向來出了這樣的事,總是上面傳下令來,由我等領兵剿賊。李大人竟能親冒危險出海尋賊,這樣的舉動實屬罕有,真是官中楷模。若一方父母皆能如李大人這般,何愁百姓不愛戴呢?”

李羨之謙道:“周大人言重了,轄下出了這樣大的事,已是不察之罪,若再怠慢,如何向上峰、向朝廷交代?”

周把總道:“海賊從下官的指縫裡留到內地為害,下官的罪豈不是更重了。”李羨之道:“正因如此,你我早日平了這樁事才好。”

兩人說著,坐著,直到交子時分,方才起錨出海。到了海邊,周把總不過才聚了二三十人。李羨之問道:“周大人為何只帶這一點人馬?”

周把總回道:“調動大隊兵馬,須有巡撫衙門手札不可,下官自己能動的,不過就這二三十號親兵而已。李大人請放心,這些親兵乃是下官親自挑選出來的,一旦有事,是很得用的。”

李羨之想道:“此次出海不過是尋找海賊蹤跡,並非交戰,倒也不用太多人。”於是招呼上船。李羨之早換了便裝,帶了弓矢寶劍,又將帶來的縣裡的弓手分作兩撥,與趙典史各領其一,各乘一船。

周把總也將手下分作兩撥。周把總一聲令下,水手撥動船槳,四艘船一起開動。一名哨官帶在最前面引路,船上點一支火把,以防走散。周把總的船在次,李羨之與趙文徽在最後。兵船走出三四里外,就見前面一片黑烏烏的,似一座座山一樣的島礁。海上的東西,向來是看著近在眼前,實際卻是遠在天邊。

又走了七八里,方才到這些“山”下。仍舊是黑濛濛的,僅能看出輪廓而已。

那領頭的哨官時常帶兵在海中巡哨,因此這一片島礁很是熟悉。他一面帶著船隊在港汊中穿行,一面四下張望尋找。不知繞了多久,李羨之早已暈頭轉向。忽然,那名哨官帶的頭船停了下來,靠到一處山崖下,並用火把往山上指著。

這時,周把總的船向外劃了一箭之地,李羨之也令水手望著黑影跟了過去,靠在周把總船邊,朝著山頂上望去。

許久,方才在望見遠處半山腰的地方隱隱有火光傳出來,仔細看時,又沒有了,忽明忽暗,很不清楚。

李羨之要再靠近去看,周把總不許,道:“此處水淺,礁石密佈,若再靠近,免不了要觸礁的。遠處那光亮忽明忽暗,定是一處山洞,想必是海賊將營火點在洞口裡面了。如今既找到了賊人藏身之處,待回去稟明上峰,調了大兵來剿,不怕走脫了他。”

李羨之望著火光傳來的地方,久久不見再亮,心中總是不實。只是周把總一再地打包票,他也不好再說什麼。於是就如來時一樣,仍舊哨官的船打頭,一溜往回劃。待回岸時,天已經矇矇亮。

周把總又留李羨之在乍浦,洗臉漱口,吃了茶點,然後寫了呈報的公文,就說平湖官、兵不辭勞苦,連夜出海,已找到海賊,數量未詳,請發大兵會剿云云。寫完了,周把總讓著李羨之先押了字,然後自己也簽了,派一名快馬,直送到巡撫衙門裡去。

且說平湖距首府杭州亦不甚遠,陸路有快馬,水路有快船,不及半日便到。公文送到撫臺衙門,門吏接著,轉到巡撫大人案前。

此時,李羨之先前所發公文亦才到不久,巡撫大人正對著發愁,不知如何是好。此刻又見有平湖縣軍報來,以為又有地方遭賊,不禁大驚,忙拆開來看。看了幾行,見是同一樁事,稍稍放心,待看完了,見賊人蹤跡已經找到,心裡的石頭立時落了地。可又一想到既發現了賊人蹤跡,便要用兵。兩浙的帥印雖掌在他手裡,但用兵打仗卻是半點也不懂,思來想去,剛放下的心又高高提了起來,兀自在那裡嘆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