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夢碎飛谷山> 第四十一章。改革總是有人喜有人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改革總是有人喜有人憂

接下來,第一個方案,由林向森帶領組織部門進行細化和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第二個方案由柳如雪帶領人力資源部門進行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

這個訊息傳開後,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調整績效,並且,是給職工增加收入,肯定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這個時候,大家說這才像個改制的樣子。改制不能給職工帶來利益,那還能算是改革嗎?

可對於政工系統的人,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為,誰也不知道,具體的方案是什麼樣?自己的位置還能不能保住?如果位置保不住了,自己又將去向何方?

未知的東西太多,就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段時間,不管是上班的時間,還是下班的時間。只要大家聚到一起,就會談論這樣一個話題。

可說起來,這兩個方案,都不是那麼好往外拿的。沒有先例,沒有借鑑,沒有具體的尺度要求。特別是林向森,讓他自己動手,來削減自己的兵將,確實是太殘忍了。

看一看那些將來要被削減下來的人,都是自己多年來相濡以沫的兄弟。大家曾經在一起成長,在一起研究職工的思想動態,在一起辦各種培訓班。就是這樣的一群人,自己要去碰他們的飯碗。

林向森上火了,上了一次很大的火,他病了。躺在醫院裡的林向森,他真想不幹了。要減,就先減自己吧!

範克龍知道他為什麼病了,到醫院裡來看他的時候,安慰他說:“向森書記,我們接到的是省委給我們的任務,我們面對的是一場大的改革。對於飛鋼來說,這就是一場考驗。在改革面前,我們只能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任何的退卻,只能說明我們懦弱。”

林向森笑笑說:“克龍書記,放心吧!我一定會把這件事做到底。我們這麼多年在一起,你看見過我退卻過嗎?”

範克龍使勁的握了握林向森的手,說:“彆著急出院,好好養一養身體,任何事都急不得,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問題想的全面一些。”

有一些基層單位的書記也來看林向森,向森說:“你們不用來,我這都是些老毛病了,住兩天院就好了。”

來的人說:“我們知道你的病根在哪!你也不要太為難了。就是你想護著我們,又能護幾天?”

向森書記說:“大局當前,我有多大的手啊!護是護不住了。”

來的人說:“無論怎麼說,你在這裡,我們還是放心,就算我們失去了這個位置,也能給我們一個相應的去處。如果你不在這裡了,誰還會顧念我們這些人哪?”

跟大家聊過之後,林向森的心裡敞亮了很多。他想,無論如何,不能讓這些為飛鋼奮鬥一生的人,在最後的職業生涯中,太寒心了。

林向森出院後,帶領大家一次次的開會研討,然後,又一次次的制訂具體的操作方案。當方案拿到會上研究的時候,又一次次的推翻了。戰必成的意見,是最主要的意見。

他說:“改革,就不能這樣不痛不癢的做。這樣做過之後,沒有太大的效果,相當於是一次走過場。我們這次改革,就是要改的徹底,讓職工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有信心。”

其實,他們的哪一稿拿出來的時候,林向森自己的心都痛一下。直到拿到第五稿的時候,才算是勉強過關。可這個時候,林向森已經不是痛一下的事了,而是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流血。他真不知道,將來的黨群工作還要不要了?如果還要,又能怎麼做?

在最後的一稿中,提到工齡達到三十年的,可以採取內部退養。其中,退養的工資待遇是按照此次績效改革後的標準的百分之七十計發。

看到這一點的時候,崔立國說:“退下去之後,再給這麼多,是不是有點高了,在職的人會不會攀比呀?”

林向森說:“不會有人攀比,如果,有人攀比,他也可以退呀!”

戰必成沒等他們繼續的討論下去,就先說話了。他說:“我同意向森書記的意見,必定這些同志為飛鋼奉獻了大半輩子,做出過很多貢獻。”

戰必成這話說完,林向森書記的心裡,多少輕鬆了一些。無論怎麼說,對於自己的那些難兄難弟,這是自己唯一能為他們爭取到的一點利益。

其實,向林書記已經統計完了,本次工齡達到三十年的處給幹部有五個人。運輸公司的黨委書記劉晨光,就在這其中。他也是這五個人之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內部退養的時候,他才四十八歲,提到處級幹部也才不到三年的時間。

說起來,這正是一個人年富力強的時候,是一個人幹事和做事的年齡。在這個時候退下來,也真是可惜了。可那又沒有什麼辦法啊!既然,政策定了,他又到線了,也只能隨著大幫一起走了。在政策面前,沒有人可以特殊。如果特殊了,那政策也就沒法再繼續執行了。

劉晨光的工齡為什麼會這麼長哪?是因為他十六歲就去部隊當了兵。那時候,他初中剛畢業,別人去上高中的時候,他說什麼也不想念了,就想去當兵,當兵是他的願望。沒辦法,父母就同意了。於是,他那當兵的願望就實現了。

科級幹部和一般幹部裡,達到三十年工齡的有兩位。其他多出來的同志,由各單位進行安排。有的政工幹部之前也是業務幹部,就又去幹業務了。有的人是從基層的領導上來的,又安排到車間去當了副主任。只有個別人變成了工人,也安排到相應的崗位上。

林向森把這件事做完後,好像輕鬆了一點。可工作上的勁頭,也沒有從前那麼大了。他很是無奈,不知道接下來的思想政治工作該怎麼做?

雖然,企業的性質變了,可還是以國有為主導。以國有為主導的企業,黨的領導就還在。可作為一個黨的幹部,在這個企業裡,他還能做些什麼?於是,他進行了深深的思考。

就在林向森思考的時候,柳如雪的績效改革方案也出臺了。柳如雪先是領著相關人員到戰北方集團的洪州鋼廠進行了參觀學習,接下來又去了山東和江蘇的兩家改制企業進行了學習。

別人有成功的先例,所以,他們的方案就容易了很多。績效方案只改了一次就透過了。因為,績效方案是全員的薪酬都增加,這樣的好事,當然大家都很高興。

最後確定的方案,測定的增長水平並不相等,一般幹部和崗位工人增加百分之十五,科級幹部增加百分之二十,處級幹部增加百分之三十,高管增加百分之五十。而且,如果效益好了的話,上不封頂。

這樣大的薪酬調整,在飛鋼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這一次大家覺得改制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好處。兩個方案落實之後,全員的工作熱情得到了提高。

看到這樣的成果,戰必成心裡很高興。崔立國說:“戰總,這一次績效的改革,每年我們要多拿出七千萬到一個億呀!”

戰必成說:“立國總,拿出這些錢,你心疼了?”

崔立國說:“咋不心疼啊!這也影響我們分成兩千多萬。”

戰必成對柳如雪說:“柳總也是這麼想的嗎?”

柳如雪說:“沒有,方案是我出的,如果要是那麼想的話,我也就不拿了。戰總不是說嗎?不怕他們拿的多,他們拿多了,我們賺的就更多了。”

戰必成聽完柳如雪的話,哈哈的一笑,他說:“在這件事上,我根本就沒有想錢的事。我想的是戰北方集團的東北戰略,想如何的儘快控制飛鋼的整體運營。我們的思想不融進去,就永遠的遊離在飛鋼之外。我把你們兩個人放在這裡,不是別人任意擺佈的棋子,而是兩顆定盤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