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兩千名鷹衛,被圍困在德州。
其實他們想殺出來,並不是難事,外面的那些老百姓也留不住他們。
可這些人並不敢,原因有二,其一,他們是奉命押解孔家,如果不能完成任務,那是死路一條,誰也救不了他們。
其次,就算從德州殺出去,還會不會有阻攔?
畢竟他們都是蠻夷,人生地不熟,萬一大明百姓,群情激憤,四面圍攻,那就未必能活了。
因此鷹衛選擇原地紮營,並且向京城送信,請求旨意。
鷹衛派出的信使並沒有遭到攔截,相反,這些山東百姓還有意放他們去送信。與此同時,山東方面,也送上來萬言書。
歸結起來就是說山東乃是聖人之鄉,孔家乃是聖人苗裔。
無論如何,也不該對孔家下手,
朝廷派遣蠻夷,踐踏斯文,是山東萬千父老,無法容忍的。
若是孔家有罪,他們願意替孔家頂罪。
陛下想要懲罰,大可以對他們下手。
只是請求陛下,不要遷怒孔家,不要斷了山東的斯文元氣……一篇聲情並茂的錦繡文章,後面還有無數鮮紅的指印!
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了大明君臣的面前。
“來了!到底來了!”
張孚敬切齒咬牙,怒火三千丈。
其實對這一幕,他早有估算。
順天清丈的時候,地方衝突就不少。後面王嶽在薊鎮折騰,也惹來了本地將領的怒火,甚至要殺了王嶽。
隨著距離京城越來越遠,反彈的力道也必然越來越大。
動了孔家,要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那才是咄咄怪事。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反彈沒有出現在曲阜,而是德州!
同樣是山東父老,當其中的差別可就太大了!
“孔家魚肉鄉里,百姓廣受盤剝,人馬離開曲阜的時候,萬民歡送,高呼萬歲!偏偏到了德州,聚集了這麼多人,跳出來反對,要求留下孔家人。這裡面有蹊蹺,斷然不能答應,否則朝廷威信蕩然無存!”
張孚敬立刻亮出了觀點,眾臣當中,表示贊同的不在少數。
可夏言卻站出來,提出了疑問。
“張閣老,當下鷹衛被圍,雙方大戰,一觸即發。朝廷應該怎麼辦?是讓鷹衛突圍,還是調撥兵馬接應?對那些山東百姓怎麼辦?是想辦法遣散,還是下令剿殺?”
夏言頓了頓,“閣老,此事內閣要拿主意啊!”
張璁的臉色很難看,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