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數朝堂,能力、才智、年紀都夠的上,最重要的是正慶帝要絕對信任的人,真的不多,賈清恰好是其中一個。而他剛好又是元春的弟弟,皇子的舅舅。
已經沒有人比賈清更適合“周公”的角色了。
這一點,賈清四人都能明白。
楊敘眼中陰私之色一閃,卻壓低聲音道:“陛下封王爺為輔成王,此舉一出,用意很快天下人盡知,卻也變相的斷了王爺的後路……”
陳壽柳湘蓮二人瞳孔一縮,都有些駭然的瞧著楊敘。
此人,野心甚巨啊……
賈清也瞧著楊敘,楊敘坦然回視,並不掩飾。
“世鴻此言,以後還是不要再提,汝當知我並無此心。非為忠肝義膽所致,實則時勢不允。若強行為之,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稍有不慎,所有親友家人部下盡亡,實不可取。
人生一世,可以知富貴,不可逆天意。”
賈清明白楊敘的意思,當天下人都知道賈清是“周公”了,周公會背叛成王嗎?
不會!
也不能!
否則天下人盡棄之。
連背叛都不能,更不用說覬覦大寶了……
那會信仰崩塌的。
但是賈清並不以楊敘的話為忤,也不覺得他是在慫恿自己的野心。
一個全是光明磊落的智謀團隊,是有缺陷的,說不定就會太磊落而失去警惕,功敗垂成,遺恨千古。
楊敘,便能彌補這種缺陷。
楊敘見賈清當場否定他的話,遺憾一閃而逝。卻也不強求,他知道賈清說的對,當今天下正值盛世,康親王是根正苗紅的太上皇子嗣,密謀數十年也不能成功,況其他人?逆天而為最多也不過是王莽安祿山之流,不可取。
他本來也不是想攛掇賈清謀反,只是不想賈清被正慶帝的隆恩所累,熱血上湧,最後吃虧。
將來的事誰說得清?
賈清並沒有斥責他,他已經很滿意了。
說明,自己的主上很清醒。
主上清醒,是一個食客存在價值的前提。
……
賈清從書房出來,本意回屋換上袍服進宮謝恩,卻聽說賈母等人親自過來,已經在寧安堂了。
賈清便快步而去。
寧安堂是正堂,幾乎佔了寧國府的三分之一,單是廳號便有三四處。貴賓貴客,會於前廳(正廳)。私交、長輩,多會於正堂。賈清寢屋外面的客廳,只有一家人探視時才會至。
賈清剛穿過門廳,步入正堂前的中庭,就見廊簷下等候著一大群人,都是內宅婦人、丫鬟,男子只有賈政、賈璉。
賈清快步而前,就見賈母率先走下來,對著賈清便要拜下去:“老身見過王爺……”
賈母這一拜,他身後的人,包括賈政,甚至都跪下去了。
“拜見王爺……”
賈清雖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感覺吃不消,連忙扶住賈母,但她身後的人就沒分身去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