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四世三翰林,可謂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
所謂翰林,指的是出身。
三年科舉,一般取進士近三百員。其中,一甲三名,二甲七十名左右,其餘全部為三甲。
而翰林院,非二甲名次靠前者,不得入。
故此,翰林院,又被成為宰輔的搖籃,可見清貴。
如今梅家的老爺便是翰林院出身,如今已經官至光祿寺少卿,品階雖然不高,只有從四品,但已經是一府衙門的二當家了。
不過,三日前梅家遭遇了大變故,被梅家寄予厚望的長子,死了!
至於為什麼死的,無人得知,梅家下人也是三緘其口!
“老爺,這樣真的能行得通?傳聞那寧侯頗為寵愛他那薛家娘子,如今咱們這麼做,要是薛家到賈家抱怨惹得寧侯動了怒,我們豈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梅家正堂,一個婦人淌眼抹淚的對一個官服男子道。
“你懂什麼,要是不這麼做,咱們家就完了!莫峰的事,瞞得住街坊,難道你還真以為能瞞得住朝廷?
如今我們只有攀上賈家這顆大樹,陛下和朝廷看在賈家的面上,能放過我們梅家!
還有,人家現在是寧國公了,別再叫什麼寧侯了!”
官服男子正是梅家老爺,他一臉寒氣的對婦人斥道。
“老爺,薛家姑娘接來了!”管家跑過來道。
梅家老爺立馬吩咐道:“快送去靈堂,速速成禮!”
......
寶琴的小心肝撲通撲通的跳著。
以前他就聽父親和母親說,京中梅家是個極為清貴的人家。
後來到了京城,又聽說那梅家長子年紀輕輕就已經中了舉人,說不定會成為梅家的第四個翰林呢!
寶琴雖然因為從小跟著父親各地行商,見過不少異域景象,眼界遠比一般中原女子要開放不少。
但她如今卻也正是十三四歲,豆蔻一般的年華,對於自己未來的夫君,同樣是充滿憧憬的。
要是他有姐夫那麼好......一半就好。
可惜,今日的花轎,不是他親自來接的。
寶琴微微有些失落。
自從前幾日看了姐姐寶釵的婚禮,看著姐夫騎著高頭大馬,掛紅彩,抱著姐姐上轎,她可羨慕了。
不過嬸孃告訴他,梅家是書香門第,最重規矩禮儀,所以都是族中兄弟代為迎親。
花轎穿過坊市,漸入安靜的環境。
寶琴有些好奇,悄悄掀開一些蓋頭,透過窗簾往外瞧。
大堂兄不是說薛家已經在籌辦婚禮了嗎,怎麼都靜悄悄的?寶琴心中有了一絲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