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慶帝聽到這裡心頭一熱,隨即冷靜下來。
他大概猜到太上皇欲議和的原因了。
舉國安定,邊關再戰數年也可支撐!可是,什麼叫舉國安定,就是大楚沒有天災、沒有叛亂,朝廷將所有的錢財都用在戰事上。
太上皇,他已經八十多了,他希望的是安享晚年。
太上皇,並不是一個崇尚節儉的皇帝。或許,之前朝廷削減開支,就已經讓他不滿意了。
最主要的是,太上皇可能並不一定想他打贏這場大戰......
正慶帝想到這裡,瞳孔一縮。
“不論如何,著禮部將議和的事宜進行下去,其他的事,觀時局再說。”最後,正慶帝如此總結道。
“是。”
眾人都對目前的態勢沒有完全的把握。主要是,正慶帝本身的態度就很模糊,他們也不好多下斷言。
“陛下,若無別的事,臣等就先告退了。”
正慶帝點點頭,忽然道:“崔愛卿留下。”
崔文龍便留下,其他人依次告退離開。
“禮部今日上書,詢問迎親使的人選,你可有何建議?”
正慶帝道。
對方主動送公主到大楚來和親,大楚自然要顯示態度出來。
所以,迎親使的人選就特別重要。
身份太高似有巴結的意思,畢竟兩國現在正在交戰。身份太低,又會被指謫怠慢。
崔文龍是最明白正慶帝心思的人,他知道正慶帝的態度。
原本迎親使最好從皇室中選擇一個人擔任,但是看樣子正慶帝並不想如此,那麼......
“臣倒是有一個人選。”
“何人?”
“陛下覺得,賈清如何?”
正慶帝眉頭一皺。
崔文龍繼續道:“陛下別忘了,他是賈貴妃娘娘的弟弟。”
正慶帝漸漸明白了崔文龍的意思,忽然眼睛一亮。
“知朕者,唯愛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