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身為丞相的審食其卻依舊開口,提議劉弘‘選人擔任三公、九卿空缺的之位’,其意圖不言而喻。
如果百官過去幾十年的官僚生涯,沒活到狗肚子裡去的話,此時的朝堂之上,正在上演一樁歷代封建王朝,都無法避免的場景。
——君相爭權!
雖然沒有經歷過後世那些權臣當道的年代,但對於漢室朝臣而言,帝王和丞相之間的明爭暗鬥,卻也不是什麼陌生的事。
戰國之時,秦有相國呂不韋擅權,楚有屈、景、昭三家掌政。
即便是在漢室,也曾有類似的事發生:高皇帝一朝,有丞相蕭何自汙;孝惠一朝,身為丞相的曹參,也有‘御劍收藏家’的斜槓身份。
曹參之後,也有王陵面對呂后時不畏強權,義正言辭的拒絕呂后‘遍封呂氏子弟為王’的提議。
在王陵被呂后明升暗貶為皇帝太傅之後,漢室‘君相之爭’的局面,被呂氏外戚亂政所掩蓋。
可即便如此,王陵的繼任者陳平,也是在去年年初,發動了青史留名的‘諸侯大臣共誅諸呂’,開了外臣以武力清洗皇室的先河。
正是陳平開了這個先河之後,後來的景帝在晚年才夜不能寐,只一句‘此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就將丞相周亞夫活活餓死在詔獄!
武帝豬爺,更是在晚年成為了‘被迫害妄想症’的資深患者,為巫蠱之禍埋下了最主要的隱患。
高皇帝有蕭何自汙、孝惠皇帝有曹參‘垂拱而治聖天子’;
呂后時期有王陵面折廷爭、陳平內外勾結剷除誅呂;
歷史上的文帝陛下,有張蒼因‘黃龍改元’而被罷免;
景帝有那句‘此此怏怏,者非少主臣’;
武帝有冤死丞相公孫賀、腰斬丞相劉屈氂。
結合此間種種就不難發現,無論是在此之前的太祖、孝惠、呂后時期,還是在歷史上的文、景、武帝時期,漢室天子與丞相之間的茅盾,都從來沒有消失。
而此刻,便是當朝丞相闢陽侯審食其,接過歷代前輩們的重擔,正式開始履行自己的天然職責——奪權!
“臣以為,陛下所言雖有理,卻略有不當之處。”
審食其一語,頓時惹得殿內忠臣紛紛側目,就連在左側朝拜最前方閉目養神,和此事毫無幹聯的梁王劉恆,都是忍不住回過頭,看了審食其一眼。
就見審食其再一拜,旋即無視劉弘陰沉若水的面色,徑直道:“皇帝太傅潁陰侯灌嬰,乃太祖高皇帝所封之開國元勳,後又多有武勳,先搓齊哀王之不軌,後止悼惠諸子之亂,於情於理,當可承太尉之重!”
聽到這裡,劉弘地臉已經徹底黑了下去。
——審食其,居然跟灌嬰混到一起去了!
“怪不得功侯元勳愈發式微。”
“領頭的是這樣的蠢貨,能不式微就怪了!”
咬牙切齒的自語著,劉弘語氣中便帶上了一絲寒意。
“朕欲血高皇帝白登之恥、冒頓國書遮羞呂太后之辱,故以潁陰侯教朕以兵法軍陣,以備將來!”
只一句駁斥,劉弘便拒絕了審食其的提議。
如今朝堂局勢三分,外朝強盛,外戚、功侯式微,劉弘也確實有心拉功侯勳臣一把,以權衡外朝愈發鼎盛的威勢。
但這絕不意味著劉弘,會允許有政治劣跡的灌嬰,重新回到權力中樞!
更何況罷設太尉,絕不是因為什麼‘沒有合適的人選’,而是劉弘出於政治,出於政權安穩的考慮,而擬定的長期國策。
但看起來,審食其卻並沒有因為灌嬰失去候選資格,而放棄自己的意圖。
“既如此,臣再舉博陽侯陳濞。”
“博陽侯亦高皇帝所恩封之功臣,允文允武,當可任之以為太尉。”
聞言,劉弘依舊是那副陰沉面向。
“朕說了,朕欲血先祖之恥,執狄酋之首獻於高廟!”
“太僕掌天下馬政,於朕所欲立之騎軍大有裨益,太僕一職,非博陽侯不可勝任。”
說到這裡,劉弘地語調中,已經帶上了一絲怒火。
可即便如此,審食其依舊是提出了自己的第三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