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04章 元朔籍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04章 元朔籍田 (1 / 3)

正武元年元月甲子日(初一),劉弘終於迎來了登基之後的第一次‘元朔’。

元朔,顧名思義,便是元月的第一天。

按照漢制,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舉行朔望朝,一年共二十四次。

但每年的二十四次朔望朝,也並不完全相同——冬十月初一的大朝儀,以及元月初一的元朔,便是其中較為特殊的兩次。

十月初一的大朝儀,屬於漢室真正意義上的‘新年’,除了國家官方活動:大儺驅鬼外,還會有地方官員派代表抵達長安,向天子獻上新年賀禮。

而作為理論上‘與劉氏共享天下’的徹侯勳貴階級,也要向劉氏先祖,送上自己的祭品——酬金。

徹侯在祭祀中奉獻的酬金,按照徹侯的食邑,大概按‘每百戶食邑,獻金一金’的標準。

除了這些極具迷信色彩的活動,大朝儀也同樣保留了朔望朝‘議政’的特質。

如兩個月前的朔望朝,就很清晰的表明:大朝儀,就是漢室的‘年初計劃商討會’。

在大朝儀期間,中央會就國家目前存在的較大問題進行討論,並得出一個至少可貫徹一年的政治綱領。

而兩個月前的大朝儀,又是大朝儀中較為特殊的一次——劉弘登基之後,所主持的第一次大朝儀。

所以在那次大朝儀中,劉弘與朝臣百官、功侯大臣不止討論了內政外略,還提出了專屬於自己的政治聲音,並理順了自己的皇統,以及江山社稷的法理。

相較於政治意味濃厚的大朝儀,元朔日的朝儀,則相對隨意一些。

畢竟此時,漢室還在沿用顓頊歷,元月並非是一年的首日。

所以元朔朝與平日的朔望朝最大的一處不同,便是‘天子親耕籍田’,以及當晚在宣室殿的晚宴。

早上天還沒亮,劉弘便在朝臣百官的簇擁下,來到了長安城外的‘社稷’。

與大朝儀一樣,元朔日,劉弘也同樣要攜朝臣百官、勳貴大臣一起前往太廟、高廟祭祖。

除此之外,也同樣要在社稷的祭神臺,向天神太一祈福,以祈禱漢室接下來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作為漢室神格排名第一的天神——太一神,其實就是後世為人所熟知的東皇太一。

春秋戰國時期,東皇太一最受百姓信篤的,便是楚地。

如此說來,東皇太一成為漢室法定的‘天神’,也就不足為奇了——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閣下,本就是楚人。

在朝臣百官的陪同下,按順序祭拜過太一廟、太上皇的太廟、劉邦的高廟,劉弘終於來到了社稷外的御田。

在抵達社稷之後,劉弘又在奉常劉不疑的指引下,與朝臣百官祭奠了另一位古典神話中的人物:神農。

作為華夏曆史上與農業關聯最深的以為神話人物,神農在古華夏曆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華夏百姓摁上了‘保五穀豐登’的神職。

而天子親耕籍田,在《周禮》當中便被稱為:籍田禮。

根據叔孫通般《周禮》的記載,籍田禮需要在正月,天子與天下諸侯、百官一起祭奠神農,而後在都城以南的近郊,在天子的領導下,進行‘籍田親耕’。

祭祀神農的祭禮規格,也是最高的‘太牢’,即:牛、羊、豕(shǐ,豬)各一。

而漢室的狀況又略有些特殊——漢諸侯三年一朝,要讓他們參加每年一度的籍田禮,無疑是說笑。

所以《周禮》中的這部分規定,在漢室變成了‘天子攜百官共耕籍田’。

當然,如果有哪位諸侯王恰巧在長安,也會被皇帝拉去參加籍田禮。

而《周禮》所規定的‘都城以南之近郊’,放在漢室又有了一個巧合:長安城南郊,恰恰是宗廟、社稷所在。

所以漢室的籍田禮,也就形成了‘於社稷舉行’的慣例。

按照禮制,一板一眼祭奠過神農之後,劉弘才在百官簇擁之下,來到了社稷之內,專門用於籍田禮的一塊方形土地。

這塊專用於‘天子攜百官裝模作樣’的田畝,大約也就五十步見方,堪堪比得上後世的一塊足球場。

按如今漢室的度量衡,這片籍田,應該不超過二十畝。

來到籍田田埂,就見新任內史,在歷史上成為漢室丞相的故安侯申屠嘉,也手持一柄禮器級別的銅製鋤頭,來到了劉弘身邊。

“正月元朔,天子親耕籍田,以勸天下民從農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