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419章 成王敗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19章 成王敗寇 (2 / 3)

在草原普行的價值觀念當中,沒有華夏民族所習慣的人倫孝悌、禮義廉恥的內容,也沒有仁以待人說法。

草原民族所信奉的,是和華夏文敏幾乎截然相反,極度接近原始社會,充滿野蠻的叢林法則——成王敗寇,生存至上!

和殘酷、冰冷、野蠻的獸類一樣,草原民族,可以為了一塊領地大打出手,可以為了食物而生死決鬥。

在必要的時候,草原民族甚至並不介意用同類的血肉,來填飽自己飢腸轆轆的肺腑,以確保自己的生存。

華夏文敏對草原文明持“率獸食人”的評價,便是出於這個現象:相比起站立走路,帶領人民、保護人民的華夏君王,草原民族的霸主,更像是帶著野獸外出捕獵的獸王。

與辛勤勞作,耕種土地來保障生存的華夏百姓相比,幾乎以掠奪、殺戮為主要生存手段,以遊牧為補充手段的草原民族,也更像是稍有人類特徵,卻還沒有完全開化的野獸。

而在野獸群,年老體弱的成員被拋棄,顯然也就是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普通成員、底層階級的牧民如此,那草原民族的貴族,為什麼也很少有活過三十歲的呢?

總不至於連貴族老爺,都會被部族趕出去,在草原上自身自滅吧?

這個問題的答案,必然會讓華夏民族大跌眼鏡。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年齡超過三十的匈奴貴族,恐怕巴不得被部族趕出去自生自滅!

原因很簡單:被趕出部族,好歹還有那麼一絲虛無縹緲的生存可能。

再不濟,也終歸能多活幾天。

但‘被趕出部族’的待遇,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匈奴貴族能得到。

因為在匈奴貴族年近三十,身體開始出現明顯的機能下降時,部族內的氛圍,就會被一股濃烈的火藥味所充斥。

先前提到,草原民族的社會秩序,幾乎完全遵從叢林法則。

那叢林法則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是什麼呢?

——強者支配並擁有一切,弱者被一切擁有並支配!

和狼群一樣,匈奴部族的頭人再顯露出老態時,部族中年輕力強、雄心勃勃的青壯,便會層出不窮的對老狼王發起挑戰!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匈奴貴族會在無窮無盡的決鬥、刺殺中的度過。

這些挑戰、刺殺匈奴貴族的,可能是他們的兄弟、兒子,甚至是孫子。

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殺死,匈奴貴族只能將發起挑戰的兄弟、兒子甚至孫子一個個殺死。

但這些年輕的部族成員當中,早晚會出現一個足夠強大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人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壯。

但年近暮年的匈奴貴族,卻會在時光流逝下一點點變老、變弱,變遲鈍。

此消彼長之下,這個老貴族被一個青年甚至少年刺死在地,也是早晚的事。

所以,才會有‘匈奴貴族老後,恨不得被部族趕出去’的說法。

——比起整天心驚膽戰,且結局註定的暮年貴族生活,草原即便再危險,也終歸還有那麼一絲生存,起碼是生存更久一些的可能性。

而這種狀況,幾乎不分貴族的大小。

小到一個小部族的裨小王,大到產於本尊,都無法避免這種類似‘老狼王’的尷尬狀況。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孿堤冒頓,無疑算得上是一個異類。

從歷史上的歷代匈奴單于來看,冒頓六十多年的壽命,也絕對算得上是獨一份。

——作為匈奴實質意義上的‘開國者’,冒頓在產於之位上,坐了足足三十五年!

而冒頓的繼任者,歷史上的老上單于孿堤稽粥,卻只在位十三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