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407章 華夷之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07章 華夷之別 (3 / 3)

而對於責任,華夏部隊往往也會將其細化到極致:大到戰略目標,小到行動時間,都會包含在華夏部隊的戰鬥計劃當中。

但在匈奴的文化背景下,類似的狀況則根本不可能出現。

就拿此次的馬邑戰役來說:匈奴單于冒頓在派出白羊、折蘭、樓煩三部為先鋒的時候,只做出了一個略有些模糊的命令:在月虧之前(十五天之內),攻下馬邑。

除此之外,匈奴單于庭沒有對先鋒部隊做出任何指示;什麼時候開始攻城,什麼時候,或者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結束攻城,全都由先鋒部隊自行決定。

還有一點不同,便是華夏部隊,總是會有一整套嚴格至極的指揮體系;任何一場戰爭,無論其規模大小,都會有一個總指揮。

如三年前,呂后派關中大軍十萬南下,以討伐悍然稱帝的南越王趙佗,周灶便被任命為徵越將軍,主掌大軍一切事物。

又如正在進行的馬邑戰役,親自駐守馬邑城的大將軍柴武,便是此次馬邑戰役毋庸置疑的總指揮官。

但在匈奴,情況又有所不同了。

就好比此時作為匈奴先鋒的折蘭、白羊、樓煩三部,理論上都是平級。

用後世的話來說,折蘭王、白羊王、樓煩王三人,都是匈奴先鋒的指揮官。

從秩序的角度來講,這三人都沒有命令其餘二人的權力,也沒有服從其餘二人命令的義務。

當然,已經被呼奢、且居二人擠兌去善無的樓煩王禿克,是個特例。

而現在,馬邑城下的匈奴先鋒攻城部隊,就是由折蘭王呼奢,以及白羊王且居二人同時負責,誰也不比誰高一頭。

這種情況下,呼奢自然也無法命令且居,派出白羊部的奴隸炮灰來攻城,只能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發,以商量,甚至是祈求的立場,來爭取且居的支援。

因為對於匈奴人而言,無論是部落之間的互相征討,亦或是如今這樣在單于的率領下南下掠奪,都不算是什麼‘義務’。

在中原文化的背景下,從周天子分封諸侯開始,便已經有了最原始的國家安全責任、義務體系——周天子點燃烽火,天下諸侯就必須率軍前往。

發展到後來,戰爭也被渲染上了其他的色彩,包括民族風骨、家國大義等。

但在匈奴,戰爭卻並沒有這麼多深層意義。

對於匈奴人而言,無論是討伐其他草原部族,還是南下掠奪漢室,本質上,都更像是一場風險極大,但收益也同樣可觀的投資。

部族透過投入勇士、時間、物資,並承擔奴隸消耗、戰況不利的風險,來牟取戰勝後對戰敗方的予取予求。

即便是此次跟隨冒頓率軍南下,也同樣不例外——對於白羊王且居而言,這就是一場生意。

在這場生意當中,且居會投入部族勇士、奴隸的生命為成本,以牟取漢人城池內的物資,來作為自己的收益。

既然是生意,那自然有兩個永遠浪不開的問題:成本最小化,以及收益最大化。

說白了,每一個參加戰鬥的匈奴部族,都會希望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多的好處。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哪怕且居拒絕了呼奢的提議,表示‘我的奴隸很寶貴,不能拿去送死’,那作為折蘭王的呼奢,顯然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這就不得不提到匈奴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又一大不同:戰略責任制。

在中原,一場戰爭開始之前,被君王選定的指揮官,往往會得到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或是自主做出承諾。

例如說此次馬邑戰役,柴武就被下達了‘確保馬邑不被攻破’‘匈奴人無法攻破樓煩防線’‘儘可能對包圍圈內的匈奴人造成更多殺傷’等戰略指示。

在得到柴武‘駐守馬邑北牆’的命令後,材官校尉舒駿也給出了自己的承諾:如果北牆被攻破,則提頭來見!

而在匈奴,則很少會有這種類似軍令狀性質的戰略備案,也不會有必須達成戰略目標的指示。

還是拿此次馬邑戰役舉例,匈奴單于冒頓命令白羊、樓煩、折蘭三部,在十五日之內攻下馬邑。

但如果馬邑沒能攻破,戰略目標沒能達成,會怎麼樣呢?

答案是:什麼都不會發生。

對於‘戰略目標未能完成’的狀況,呼奢、且居、禿克三人,幾乎不會面臨追責。

頂天了去,也就是三人在匈奴內部的‘勇武’‘名譽’會受到一定打擊。

這樣一來,即便呼奢以‘如果白羊部不出奴隸,那折蘭部也不出了’為威脅,也不會對且居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你愛出不出,我反正不出!

反正馬邑城打不下來,也不用擔什麼太大的責任,就算回頭要捱罵,也是咱們三個一起。

但讓呼奢略有些感到意外的是:對於自己的提議,白羊王且居,並沒有做出明顯的抗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