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405章 神聖使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05章 神聖使命 (1 / 4)

漢正武元年秋九月,丁丑日(十四)午後,名留青史的漢匈馬邑戰役,在匈奴先鋒折蘭部族的進攻號角之下,正式打響!

城樓之上,此次馬邑戰役的總指揮柴武,正在幾面巨盾的掩護之下,觀察著向馬邑北牆而來的匈奴攻城部隊。

“果不其然。”

“攻城之事,胡唯有折蘭部可擔之。”

看著約三里之外,正迎風表揚的折蘭部鷹鵰大纛,柴武不由暗自點了點頭。

說來,折蘭、白羊、樓煩三部,也算是柴武的‘老朋友’了。

——在接替潁陰侯灌嬰,成為漢室大將軍之前,柴武可是在燕國境內的飛狐逕,駐紮了十數年之久!

每逢邊牆有事,幾乎都是柴武率麾下飛狐將士馳援。

同樣巧合的是:邊牆每每有需要飛狐軍馳援的狀況發生,幾乎都是這三個部族所主導。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和匈奴的戰略方向、佈置有關。

根據冒頓最開始制定的雙頭鷹政策,左、右賢王實際上,都是針對漢室所佈置。

這其中,左賢王長時間駐紮在漢室北方防線的東半段,及雲中至右北平一帶的進攻任務。

而右賢王,則主要負責漢室北方防線西半段,及隴右自雲中一帶的進攻任務。

嚴格意義上來講,左賢王理論上的常駐地,應該是大幕以南;而右賢王的常駐地,應該是河南地,也就是後世常說的河套地區。

但這種情況只維持了沒多久,就發生了轉變。

——以左賢王為主的幕南諸部,在二十二年前,那次跟隨冒頓進攻漢室的平城戰役中,遭到了不小的打擊。

而因為遠在河套而沒能參展的右賢王麾下諸部,則反倒因為沒能吃到肉,對冒頓起了牢騷。

恰好平城戰役之後,冒頓南下攻漢的決心也有所減退,匈奴的戰略重心西移,放在了月氏人身上。

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如今這般狀況。

——原本應該駐紮幕南鹽澤一帶,負責攻擊漢室燕、代地區的左賢王部,被調到了河套西部地區,承擔起了攻打月氏人的任務。

而右賢王則沒有挪窩,依舊駐紮在河套中部,對漢室隴右、北地、雲中等地區施加壓力。

至於原先由左賢王駐紮的代北、燕北地區,則是在那場令匈奴崩壞牙齒的平城戰役之後,被匈奴暫時性放棄。

但這片區域被匈奴短暫性的戰略放棄,並不意味著漢室能很好地接替這個空缺。

——在幾乎沒有騎兵力量的情況下,漢室的軍事威懾、掌控能力,還是要依託城牆、關隘拓展。

而遍地山林、濤壑和雁門地區,也正是因為騎兵力量的短缺,而一直沒能被漢室徹底控制下來。

平常事日,邊地的漢人百姓,以及歸附漢室的胡人牧民,自然可以在這片區域自由放牧、活動。

但一俟馬蹄聲響,整個雁門地區,都將脫離漢室的實際掌控!

前秦之時,雁門地區的掌控,被秦始皇帝用一道連綿近萬里的秦長城所解決。

——秦長城西起隴右,冬至右北平,在故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起碼北推了將近三百里!

而現如今,那段曾將整個雁門地區包起,使文明與野蠻徹底分割開的秦長城,已經不再是華夏文明的護欄了······

就拿冒頓所率領的單于庭主力,現在正駐紮的鹽澤來說,放在三十年前,那就是秦長城軍團在長城外的第一處補給點!

秦長城與鹽澤之間的最短距離,甚至不超過五十里,騎兵疾馳個把時辰的功夫!

而現如今,曾經作為秦長城軍團鹽水補給處的鹽澤,成為了匈奴單于庭主力所駐紮的後方大本營;原本位於秦長城以內的武州塞,成為了漢室北牆以外上百里的前哨示警站。

馬邑,這座南距秦長城近一百八十里的‘內陸城邑’,也成為了暴露在漢室北方防線外的一處孤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