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與漢室的政治規則相符:皇后、太子的冊封,都有東宮長樂的太后決定、施行。
聽出劉弘話裡的深意,張嫣心中沒由來的鬆了口氣,對於劉弘,也是愈發的感到喜愛。
嚴格意義上來講,劉弘並非是張嫣所出,要是放在後世,張嫣充其量算是劉弘地後母。
但身為皇帝的劉弘,卻能對身為後母的張嫣做到這般地步,身為太后的張嫣,顯然也是別無他求。
自然而然,對於劉弘地問題,張嫣也透過認真考慮,給出了最終答案。
“何姬入宮不久,秉性、脾性尚未可知,若皇帝捨得,不如先叫何姬入長樂,於吾身側伺候一陣時日,如何?”
須得一提的是:對於剛懷胎的女子,漢室的時代背景還不會太過小心。
後世那懷胎二月開始養胎的過渡小心,根本不會出現在漢室。
在尋常百姓家中,女子懷胎五六個月,依舊扛著鋤頭跟丈夫下地耕作的,比比皆是!
就算是在貴族階級,女子‘養胎’也是在七個月到八個月之後,離臨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開始的。
所以張嫣提出讓懷有身孕的何奾到長樂宮伺候,實際上並非是想要虐待,亦或是拜一拜婆婆的譜兒。
想想就知道:說是伺候,但長樂宮上下寺人宮女數以千計,統統都是為了伺候張嫣一人而存在,又能有什麼活剩下?
說白了,張嫣這是想把何奾接到長樂宮,近距離觀察觀察,如果沒什麼大問題的話,再提點提點深宮中的生存之道,培養培養婆媳感情。
但這樣的安排,卻也讓劉弘陷入了短暫的遲疑當中。
——太后將一個身懷六甲的嬪妃接入長樂宮,這幾乎是明著告訴天下人,這大機率就是將來的皇后了。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幾天,劉弘就將受到無數封投機分子的奏報。
保守一點的,或許會說‘椒房無主,天下不安,請陛下早立皇后’,好在何奾那裡留個好印象、香火情。
過分一點的,甚至有可能出現有功侯勳貴,在何奾剛懷孕的如今,就勸劉弘‘指腹為儲’!
這些都還是其次,真正關鍵的,是何奾在長樂宮接受考察期間的‘表現’。
如果表現合格,將來順利生下皇長子,那何奾得封為後、皇長子得立為儲,都是水到渠成。
但萬一要是張嫣不滿意,給劉弘一個‘何姬無以母儀天下’的結論,那何奾和皇長子之後的日子,可就要難過了。
多的不說,光看看歷史上,武帝劉徹登基之後,對原太子劉榮的幾個同母兄弟如何對待,就能看出來了。
——對異母兄長河間獻王劉德,武帝豬爺可是連‘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王其勉之’這種粗暴至極的話都說出來了!
這樣一句話由皇帝說給諸侯,大概是個什麼性質?
——就差沒指著鼻子,對河間獻王劉德說一句‘大王上路吧’了!
如果何奾在長樂宮沒有透過考察,那皇后、儲位自然是想都別想。
等將來劉弘百年,新皇登基,對於曾經有機會成為皇后的何奾,以及差點成為儲君的皇長子,那個小兒子能是什麼態度?
絕對不會比武帝豬爺,對河間獻王好到哪裡去!
也就是說,張嫣提出的這個建議,是把剛查出懷孕的何奾,以及那個尚未出身的劉氏子,逼到了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絕地。
一旦劉弘點頭答應,那迎接何奾母子女的,只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結局。
——要麼一路走上巔峰,要麼自此沉淪,迎接下一位漢天子對皇位潛在競爭者的秋後算賬!
但這個顧忌,只在劉弘腦海中停留了不到一秒,便隨著劉弘微微點下的頭而煙消雲散。
反應過來自己這麼輕易地做出決定之後,劉弘自己都有些後怕。
但對此,劉弘心裡卻沒有絲毫的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