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理論上的‘縣令’之職外,楊正實際上還兼任著縣尉、縣丞兩個副手的職務。
再加上馬邑地處邊境的特殊地理位置,放在後世,馬邑的狀況就可以理解為:縣長楊正兼任書記、警察局長、武裝部長、民兵隊長。
這樣的情況,在後世顯然是不可取的;但在漢室,這種身兼數職的狀況,卻算是相當普遍。
尤其是在地廣人稀,官員大都不願意去,連百姓都稀少,土地都沒人種的北方邊境地區,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縣令的楊正,能在邊牆隱隱飄起火藥味的的情況下,保持這種程度的警惕,已然是達到了優秀。
剩下的,就需要前來接管馬邑城防的軍官來操心了。
“楊公不必如此,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公所行不負陛下之恩,某誠敬之。”
略有些生澀的道出這麼一句官場常見的彩虹屁,軍官便停下腳步,環顧了一圈周圍。
確定方圓三十步以內都沒有人影,軍官才換上一副嚴肅的面容,將上半身微微前傾,聲線也儘量壓到了只有兩人能聽到的程度。
“不瞞楊公,某此番率部前來,乃奉大將軍棘蒲侯柴公之令,接管馬邑城防,以備胡也!”
只此一言,楊正便徹底忘記先前的猜疑、警惕,只陷入前所未有的震驚之中?
“棘蒲侯柴公!”
作為一個秩六百石級別的縣令,而且還是一個邊地小縣的縣令,棘蒲侯柴武的大名,對楊正自然是如雷貫耳。
——要知道高皇帝底定天下,至今才過去二十幾年而已!
要是從異姓諸侯盡皆授首、關東徹底安穩開始算,漢室天下進入平穩發育期,不過是十五六年前的事。
就好似後世六十年代,幾位開國元勳的大名依舊婦孺皆知一樣,在如今的漢室,柴武這般功勳卓著,且依舊為漢室發光發熱的開國元勳,自然是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即便撇開這些不說,楊正也不可能不知道柴武是誰。
——要知道柴武在一年多以前,還是漢室北方機動力量:飛狐軍的主將!
邊牆無論是哪個方向出了問題,都是飛狐軍充當消防隊員的職責,衝到戰爭前線支援。
自平城一戰,高皇帝正式設立飛狐都尉部,直到現在的漢正武元年末,足足過去了二十二年。
但凡是在邊地做官超過十年的,那都起碼有幸目睹過柴武的面容。
但很快,楊正便從開始的震驚緩過神來,旋即再次陷入一絲困惑之中。
“敢問將軍,棘蒲侯如今駐軍何處?”
在戰事一觸即發,且幾乎必然會發生的情況下,柴武率軍提前抵達戰場,自然是讓楊正感到一陣心安。
但這其中,卻又一個楊正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的點。
——早在去年,柴武就已經從飛狐都尉的位置上,挪到了大將軍的職務!
按理來說,如今的飛狐都尉,僅僅只是理論上歸屬柴武管轄,實際上,柴武根本沒有自主調動軍隊的權力。
而眼前的軍官自稱是奉柴武之令,就意味著柴武所在的主力部隊,也起碼進入了代國境內,且很有可能抵達了晉陽。
在戰端尚未爆發的時間點,大將軍親自率軍出現在邊郡,這意味著什麼?
作為久居邊地的地方官員,楊正對此再熟悉不過。
根據城外這支千人左右的‘先鋒部隊’,楊正就不難推斷出,柴武大軍主力部隊,很可能超過了五萬人以上!
這就意味著,柴武此番調動,必然是受到了長安朝堂,乃至於天子劉弘的直接授意!
而在戰鬥爆發之前,提前率軍抵達可能的戰場,更是讓楊正隱隱心悸之餘,沒由來的感到一陣激動!
——在戰爭之前抵達戰場的,只有可能是戰爭發起方!
這意味著接下來可能爆發的馬邑戰役,漢室並非是被動應對方,而是主動發起方!
想到這裡,楊正的鼻息已然是有些粗重起來,看向軍官的目光瞪得如巴掌大的銅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