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箭頭的三片稜刃,似乎是由三片幾乎完全相同的半刃,按三稜箭頭的形狀拼接在一起。
在箭頭與木製箭身的交匯處,還能看見三片半刃的尾部融連在一起,而後被銼刀簡單打磨平滑的痕跡。
而在三片半刃的接連處,都均勻留出了一條細長的縫隙,乍一看像是貼合不夠緊密,實際上卻能完全起到放血槽的作用!
想到這裡,劉弘便暗自點了點頭。
——早在將三稜箭頭的打造任務派發給少府時,劉弘也頭疼過三稜箭頭的糧產問題。
模具澆築的鑄造方式,還是劉弘最先提出,並被少府用於實驗。
但最終,實驗卻得出了‘三稜箭頭的模具無法第二次使用’的結論,劉弘便也只好拍拍手,將此事扔給少府的專業人士們。
甚至可以說:在來到少府,親眼看到田叔奉上的那支三稜箭之前,劉弘心裡都已經斷定此次馬邑之戰,根本無法用三稜箭頭的。
但現在看來,還是劉弘小看了古人,尤其是古代工匠的智慧。
——既然整體倒模不行,就分成幾個部分在倒模!
如此具有智慧的製作方式,即便是在劉弘這個後世人看來,也是相當震撼。
“嗯,不錯。”
在仔細觀察過這枚分模組倒模,而後融連在一起形成整體的三稜箭頭之後,劉弘對三稜箭頭的事已經放下了心。
這樣的製造方式之下,二十萬支三稜箭頭,對漢少府而言雖談不上輕鬆寫意,但也算不上什麼太困難的任務。
自然而然,劉弘對田叔‘不專心造三稜箭頭’的怒火,也消散了大半。
想到這裡,劉弘便稍暖了暖面色,目光卻依舊帶著一絲凝重。
“三稜箭鑄造之事既有著落,少府便當全力敢制,不必再製錐形箭。”
既然三稜箭頭的製造速度得到了解決,那劉弘想的自然是抓緊製造,儘快將箭頭髮配至馬邑前線。
——從秦時開始,箭頭箭身分別鑄造,而後組合的方式就已經出現;等三稜箭頭都造好,可以直接送到前線,讓將士們隨時按需求更換箭頭即刻。
而且劉弘也希望在將來,把三稜箭頭作為整個漢室軍隊的標配。
這樣一來,少府繼續製作錐形箭頭,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聽著劉弘明顯緩和下來的語氣,田叔暗自鬆了口氣。
但田叔心裡卻知道:錐形箭頭的事,還是要和劉弘說清楚。
否則指不定將來那天,自己被某個政敵拖下馬,此事,就可能成為田叔的喪命符!
如是想著,田叔便對劉弘輕輕一拜,道聲‘喏’,便似是無意的補充了一句。
“陛下,此處所積存之錐形箭,實非為少府新造。”
“嗯?”
見劉弘疑惑地抬起頭,田叔稍一思慮,還是從一旁的木箱中,取出了一枚和劉弘手上的三稜箭極其相似的半刃。
看著手中尚為鑄造完成,卻已經呈現出半刃狀的組建,劉弘又回頭,看了看庫房裡的錐形箭,終於是緩過神來。
“原來如此······”
“用已有的錐形箭頭鑄造半刃,而後用三片半刃組合成三稜箭頭······”
暗自點了點頭,劉弘便有些尷尬的輕咳兩聲。
“咳咳。”
“既然如此,朕便不必再看了。”
“三稜箭之事,少府務必抓緊。”
敷衍的交代兩句,劉弘便好似真有什麼急事一般,逃也似的離開了作室。
“可憐田叔,這是被爺們兒錯怪了啊······”
在回宣室殿的路上,劉弘心虛的在心裡向田叔道了個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