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為了政治需求,光是出於宗主國的尊嚴,劉弘就不可能允許任何一個外藩,能從自己這裡得到‘不朝’‘不貢’‘不質子’的特權。
更不用說趙佗在那封‘國書’中,玩的那些幼稚的文字遊戲了。
尤其是趙佗學著冒頓,寫下的那句‘五嶺以北,皇帝治之;以南,王治之’,更是讓劉弘氣不打一處來。
這是劉弘求著趙佗別稱帝,還是趙佗恩賜劉弘呢?
——要知道陸賈出使南越的背景,是在淮南王劉長差點率軍打進南越腹地的情況下,南越乞和!
說白了就是趙佗扛不住揍,決定‘投降輸一半’!
好傢伙,劉長都快兵指番禺城,才換來趙佗‘低頭認錯’‘祈求饒恕’的態度,結果可倒好,陸賈在南越待了半年,就變成‘劉弘求趙佗別再稱帝’了!
看看陸賈帶回來的那份外交協議當中的條款,有沒有一點‘為了不讓趙佗再稱帝,漢室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的一位?
這,就是劉弘不惜雷霆大怒,絲毫不給陸賈那麼一個花甲老人留體面,甚至召集學術界‘殺人誅心’的原因。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君王的威儀、政權的尊嚴,高於一切!
或許在此時的人看來,陸賈出於‘養寇自重’的心裡,在出使南越途中收受金銀財物,只能說是‘略失小節’。
但在劉弘看來,陸賈此番作為,幾乎不亞於背叛國家,背叛民族!
陸賈同趙佗達成的外交協議,屬於絕對意義上的‘犧牲國家利益,以換取個人利益’!
有了這樣的認知,那劉弘後續對陸賈的處置,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理了。
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只有讓陸賈因為自己的行為,受到令人無法接受,也無法想象的巨大代價,才能使得漢室將來的外交官們,能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牢記國家對自己的期盼。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劉弘對陸賈‘殺人誅心’,甚至不惜禍及整個魯儒一脈,讓一整個學派身陷‘大義有缺’的輿論漩渦,並非是出於憤怒,而是有更多‘殺雞儆猴’的意味。
既然此次漢越外交的主要負責人陸賈,都因為此次外交而被‘殺雞儆猴’了,那相應的外交成果,自然也要全面推翻了。
——在去年淮南國vs南越的小規模戰爭當中,漢室可是勝者!
作為勝利者,劉弘憑什麼要答應作為戰敗方的趙佗,提出如此挑戰底線的要求?
要知道即便是在趙佗稱帝之前,南越都從未擁有過‘不朝貢’‘不質子’的特權。
合著被漢室胖揍一頓,啥權利都不被削奪不說,還能多出這兩項不切實際的特權?
真要這樣,那後世的呆宋,恐怕做夢都要笑醒了。
打了敗仗就能有特權?
——打敗仗這事兒,我懂啊!
所以此次陸賈出使,在劉弘這裡是‘權當沒發生過’的性質。
劉弘甚至很有可能交代下一個前往南越的使者,在展開談判之前,先就趙佗‘蠱惑陸賈’一事,進行問責。
戰敗國就得有戰敗國的態度!
矮要承認,捱打站穩!
仗打輸了,那就得該割地割地,該賠款賠款,總要付出些什麼東西,才能求得自己想要的和平。
嗯,求和這事兒,漢室也很懂。
劉弘正思慮間,張蒼那語帶深意的聲調,就從一旁傳入劉弘耳中。
“依陛下之見,此間之事,該當作何處置?”
聞言,劉弘稍斂迴心神,意味深長的看向張蒼,旋即淡然一笑。
“北平侯所問者,可是朕欲再啟戰事,以伐南越?”
見張蒼略有些擔憂的點了點頭,劉弘搖頭一笑,便再度淡笑著望向張蒼。
“依北平侯之見,南越王佗於前歲稱帝,其底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