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47章 壯士斷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47章 壯士斷腕 (1 / 3)

‘家大於國’,亦或是‘先有小家,後有國家’的觀念,可謂是華夏封建史上,僅次於‘官員世襲制度’的落後思想。

在後世無數的事關華夏文明存亡的時間點,這個思想的存在,都導致了華夏文明受到了嚴重打擊。

三國時期,天下各大宗族門閥奉行的‘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自是不用多說。

宋末蒙元入關,南方門閥世家覺得:左右不過是換個主子,並不影響生活。

即便是在滿清入關之時,勢力雄厚的晉商群體,也依舊覺得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風口’。

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封建王朝末年出現某某某登高一呼,天下為之大亂的狀況,實在是太正常不過。

血統論和世襲制,劉弘還沒有改變的打算——畢竟封建王朝的皇位傳承,還是隻能以父死子繼的世襲制,才能確保政權安穩。

但家與國的先後關係,以及重要程度排序,卻是劉弘必須要做出改變的點。

道理再簡單不過:屁股決定腦袋。

坐上了皇位,劉弘首先要想的,自然是政權的安穩發展,以及儘量長時間的延續。

要想達成這個夙願,那愛國思想的建設工作,就必然需要提上章程。

須得一提的是,作為華夏民族最璀璨、最光輝的歷史時期之一,漢室享國四百餘年,卻並沒有出現過十分明確的民族觀念,亦或是忠君觀念。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人民對君王、對國家的忠誠,幾乎都是以戰爭帶來的國家仇恨作為根基的。

就拿戰國末期的兩大世敵:秦趙來說,兩國百姓之所以能緊跟國家號召,在必要時責無旁貸的踏上戰場,絕大部分的原因,都只是因為戰場對面,是殺死自己祖父、父親、兄長的仇敵!

而秦銳士之所以能享有‘虎狼之師’的威名,也只是因為秦的一紙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將秦卒的對勝利、對敵卒首級的渴望提高到了極致。

說白了,秦趙兩國百姓之所以能有那般高漲的戰鬥意志,主要就是血海‘私仇’;秦這邊,又多了個‘殺敵進爵’的私慾而已。

對於國家外部狀況、戰略局勢,絕大多數百姓都不關心。

在國家稅賦提高,甚至僅僅是比其他國家高的時候,還很有可能出現戰國末期,關東各國百姓舉家前往秦國的‘叛國’之舉。

就連各國官僚、公卿貴族,在面對磨刀霍霍,勢必要統一天下的虎狼之秦時,也多有‘良禽擇木而棲’的想法。

而如今漢室,距離戰國時期才過去數十年,戰國遺風在漢室依舊濃厚。

拿如今,漢室與匈奴之間的關係來說,絕大多數漢人對漢室的忠誠,都並非是單純對劉漢政權效忠,而是多半出於華夷之防。

甚至於在漢室初,韓王信、燕王盧綰等人叛逃匈奴,乃至於後續叛逃的文人官吏,在做出背叛國家乃至於民族的事情後,都還能以‘各為其主’來解釋自己的舉措。

就算真有忠心於漢政權的,也大都是因為漢室初,劉邦對天下人‘授田加爵’之恩惠的感恩之情。

對於百姓,尤其是對於封建時期目不識丁、幾乎全民文盲的尋常百姓,劉弘的要求並不高——能出於太祖高皇帝的恩惠,對劉氏皇帝有一個‘應該不是壞人’的第一印象,劉弘就很滿意了。

至於後續的名望,也確實需要皇帝以身作則,實打實的照顧好百姓。

但對於官員,劉弘卻不能忍受‘良禽擇木而棲’的觀念存在!

同樣的道理:對於百姓把家庭看的比國家、民族重要,劉弘就算心有不暢,也只能勉強接受,再慢慢透過對外戰爭、對內整合來循序漸進。

但對於官僚將家族看的比國家重要,別說劉弘了,任何一個封建君王都不會接受!

如果家族比國家重要,那等將來,萬一有某一個外族政權,如匈奴、南越等,以‘榮華富貴’的許諾來收買漢室的官員,那難度,豈不是比滿清入關還容易?

所以,劉弘對於儒家思想的改造計劃,乃至於對漢室如今普行價值的改造計劃,也就顯而易見了。

——首當其衝者,就是‘國家’的觀念取代‘家國’的觀念!

最起碼,也要保證官僚階級的思想覺悟,能達到‘沒有國,何來家’的程度!

至於功侯貴勳,倒是不在劉弘的考慮範圍內了。

在高皇帝劉邦許下‘山河永固,與國同休’的承諾之後,漢室的功侯貴勳階級,實際上已經是漢政權的‘董事會成員’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