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弘的滔天怒火,不出所料的揮灑在宣室殿內後,殿內眾臣終於是認清了現實。
——今日廷議,恐怕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政策商討會’!
就拿劉弘方才的話語來說,陸賈此次出使南越,只怕是會在長安朝堂引發一次滔天駭浪!
簡單來說,劉弘話語中的表面意思,主要就兩點。
其一,是陸賈此次出使南越,其職責完成程度,讓劉弘感到非常不滿意!
這件事,早在陸賈回長安的第二天,陸賈此次出使的大致外交成果,傳遍長安大街小巷的時候,朝堂公卿大臣心中就有了定論。
——此次出使南越,陸賈的吃相,實在是有些太難看了···
陸賈在南越一住小半年,臨了還拉回各式財物上百車,在此時的漢室,其實算不上什麼‘大節有失’的事。
早在戰國之時,蘇秦、張儀為代表的陰陽家遊走列國,進行光榮的‘遊說’事業時,天下人就已經習慣了這些原始外交官,出入都帶著無數財物了。
哪怕是單獨看待此次,陸賈出使南越這件事,那些被帶回的財物,也能很容易就解釋清楚來源。
——左右不過是趙佗害怕漢室,所以求陸賈在長安代為美言幾句罷了。
在行賂之風同樣肆虐的漢室,這屬於再正常不過的‘私下往來’。
但問題的關鍵是:收錢歸收錢,正經事兒總要辦好吧?
要是能完成使命,徹底解決南越的問題,別說金玉百車了,恐怕就是千車、萬車,長安朝堂都會想辦法湊出來,然後毫無怨念的送上陸賈府上!
但任務沒完成不說,還把大半已有成果吐了出去,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任務沒完成,甚至隱隱沾上‘嚴重失職’的前提下,陸賈從南越帶回來的那些財物,就顯得十分刺眼了。
——任務完成了,那些財物,也可以算作是陸賈出使的‘差旅費’;但這沒完成,陸賈這筆錢,就要扯上‘以權謀私’‘賣主求榮’的嫌疑了!
這一點,朝堂百官早有預測,在看到劉弘地反應之後,也終於是篤定:這一次,陸賈只怕是混不過去了。
但如果只是‘外交官失職,導致政權利益受損’,恐怕還不至於讓劉弘將朝中百官公卿,乃至於諸家博士召集起來,舉行這樣一次特殊至極的緊急會議。
畢竟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此時的外交官,名為‘天子使’。
說白了,作為天子的使者、帶鹽人,外交官只需要對皇帝一人負責。
當外交官出現瀆職、失職的狀況是,也同樣只需要皇帝一言而決其去留。
如此說來,問題的關鍵核心,還是劉弘話裡的第二層含義。
——太中大夫那點狗屁倒灶的勾當,朕全都知道!
朕非但知道,還要光明正大的擺到百官面前,讓大家好好看看!
這一層意圖,就非常值得百官公卿,乃至於諸位老博士玩味了。
對於南越的問題,太祖高皇帝劉邦,以及蕭何、曹參、張良等開國功勳是什麼態度,殿內百官還是有大體瞭解的。
畢竟漢立不過二十餘年,開國功勳雖然大半離世,但留下的政治慣性,依舊對此事的漢室其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若非高皇帝‘登上人生巔峰’的年紀實在大了些,開國功勳們也大都沒太長命,此時的漢室,甚至可能還處在開國皇帝統治時期!
既然知道開國時,朝堂對南越問題的態度,那陸賈所言的真實性,自然也就是一目瞭然了。
這樣一來,問題就又複雜了。
陸賈所言是假,且劉弘已有察覺,那對於此事,劉弘是打算怎麼處置?
按道理來說,此事最好的解決方式,不外乎將其歸類為‘陸賈財迷心竅,與南越王狼狽為奸,私相授受,損害漢室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