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325章 金毒灼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325章 金毒灼魂 (2 / 3)

至於弩機、長戟、甲冑這種‘有身份證’,且為官方極力掌控的‘管制兵器’,則是隻要敢私藏,就是一個死。

——私藏甲冑、強弩,比同謀逆!

但周亞夫死後的一個小細節,就能解開‘厚葬之風’的內在邏輯,以及傳延上千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景帝劉啟一句‘周亞夫太狂,根本沒法作為新君的臣子’,周亞夫便餓死在了獄中;但作為封建歷史最講法制,甚至衍生出‘法如是足以’這種先進法制思想的時代,漢朝,幾乎不可能出現後世影視劇中的景象——皇帝聽到某事龍顏大怒,吼一句:來人,拖下去砍了!

無論是文帝捉拿周勃,還是景帝捉拿周亞夫,都並非是因為皇帝的一句交代,而是在完整、健全的法律程式之後,才被批准施行的司法事件。

具體到周亞夫,雖然其死因是景帝劉啟擔心周亞夫會欺壓自己的繼任者,但對外,景帝劉啟也給出了一個證據確鑿,且絕無‘欲加之罪’嫌疑的罪名。

——私藏甲冑,意圖不軌!

而周亞夫這樣一個天下聞名的大人物,突然因為‘謀逆’而被弄死,天下人自然就回去深究其中的過程。

按照後世人的普世價值,在周亞夫身死這件事上,很容易就能找到主要責任人:周亞夫的弟弟,周勃的另一個兒子,周堅。

這個邏輯很容易就能理清:要不是周亞夫的弟弟私藏管制軍械,那即便景帝劉啟有心治罪,也沒師出無名。

順著這個邏輯,很容易就能得出這樣的猜測:在周亞夫死後,他弟弟應該是愧疚不已,還很有可能被天下人指為‘條侯死亡的罪魁禍首’?

錯了。

周堅非但沒有因為私藏甲冑,導致周亞夫死亡而蒙受千夫所指,反而藉著此事,成就了一番仁義之名!

周亞夫一生無子,所以按照‘長兄如父’的傳統,本該有周亞夫之子操辦葬禮,自然就降到了周亞夫的弟弟,絳武侯周勃第三子周堅身上。

而周堅為了讓兄長在死後,能在地府過的更體面一些,不惜私藏甲冑,打算作為兄長死後的陪葬品。

這樣的行為,在漢室非但不會引來‘要不是你,周亞夫怎麼會死’這樣的批評,反而會為周堅,披上一層‘重情重義’‘兄友弟恭’的正面光環。

原因很簡單:單論周亞夫的身後事,周堅在其中扮演的。是本該操辦周亞夫後事的‘兒子’的角色。

既然是兒子父親之間的關係,在漢室便永遠繞不開一個字:孝。

一個兒子究竟是不是個好兒子,乃至於究竟是不是個‘好人’,在漢室都能簡單粗暴的透過‘孝不孝順’,而得到一個天下人都普遍接受的結論:孝順的人懷不到哪去,不孝順的人好不到哪去!

而周堅作為周亞夫的弟弟,在周亞夫沒有後人操辦身後事的情況下,主動出來為兄長操辦喪葬之事,這就已經是‘家庭和睦’‘兄弟情深’的道德典範了。

至於周堅私藏甲冑,導致周亞夫間接死亡的行為,更是會被認為:周堅為了長兄在地府能過的體面,不惜觸犯法律,也要給長兄置辦好後事!

就這樣,一個在後世人看來匪夷所思的狀況,出現在了漢室天下。

——周堅私藏甲冑,周亞夫背鍋失去,周堅非但沒有蒙受千夫所指,反而成為了道德楷模!

在周亞夫死後一年,周堅甚至被景帝劉啟以‘存亡續斷’的名義,重新封為了平曲侯,以繼承絳侯一脈的侯爵。

說到這裡,就不難看出:為什麼漢室臭名昭著的厚葬之風,能在華夏曆史上傳延數千年之久;即便到了新時代,都依舊為人們所忌憚了。

——不厚葬先人,在華夏絕大多數時代,是直接與‘不孝’劃等號的!

就算是在後世的新時代,也依舊常見‘某某人劍葬父母先人,被鄉鄰戳脊梁骨’的傳聞,就更別提‘孝大於天’,甚至‘孝大於法’的漢室了。

久而久之,厚葬之風便自然地成為了社會主流。

漢人恐懼死後的日子過不好,就極力要求後人:在我死後,一定要給我好好辦葬禮,可千萬不能讓我在冥槽地府受苦啊?

而孝子賢孫出於孝順,亦或是為了證明自己‘真的很孝順’,就只能竭盡所能的將逝世先祖風光大葬,以免受到社會普行價值的指責。

甚至出於‘侍死如奉生’的理論依據,將家族的大半家財,用在某一位先祖的喪葬之事上。

而漢人在散盡家財厚葬先祖的同時,又出於本能的恐懼,而希望自己的後人也能像自己一樣,竭盡所能的把自己的後事辦的漂亮一些。

那之後的一切,就是必然的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