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在人生的前六十年中,盧綰還是被劉邦保護的太好,太‘不諱世事’了···
——劉邦就算有心減除異姓諸侯,也從未想過向老兄弟盧綰下手!
要知道封盧綰為燕王,都還是劉邦各種軟磨硬泡,才強按著朝臣百官的頭定下的!
結果可倒好,二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友情,居然倒在了一句‘養寇自重’之上···
更騷的還在後面——接受張勝‘養寇自重’的提議之後,盧綰也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糟了,昨天才把張勝給捅到大哥那兒去!
這張勝好歹是個功臣,要是坐視他被治罪,那以後,這隊伍還怎麼帶啊?
帶著這樣的想法,盧綰做出了他一生,最騷的一個操作。
在舉報張勝‘反叛匈奴’之後第二天,盧綰便又找上了劉邦,說:啊那個,大哥,是弟弟弄錯了,反叛的是另一個人,不是張勝···
好傢伙,那一副言之鑿鑿地模樣,是真把劉邦當三歲小孩耍!
作為從秦末那個諸侯紛爭的時代,一點點爬上帝王之座的開國皇帝,劉邦又怎會相信盧綰的說辭?
——事出反常必有妖!
到了這時,盧綰的異狀,幾乎已經是坐實了。
但劉邦出於對盧綰的信任,還是在否認事實:盧綰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情同手足,絕對不會背叛我!
但隨著一個一個重量十足的‘實錘’,劉邦對盧綰的信任,一點點被現實所擊破。
先是陳豨手下的降將,指出盧綰曾勸說陳豨逃亡匈奴,並約定:陳豨在長城之外背靠匈奴,常年做出攻擊姿態,盧綰則在邊牆假裝‘誓死抵抗’,實際上,雙方各自相安,並各自在匈奴、漢室養寇自重。
之後,劉邦以‘壽辰’的名義召見盧綰,盧綰稱病不去,劉邦又派闢陽侯審食其親去查探,查得盧綰‘私藏甲士,圖謀不軌’,拒絕劉邦的徵召,也是‘假病’。
這一下,劉邦的心被徹底傷透,不再以‘盧綰斷不會反’欺騙自己。
老弟兄的背叛,也讓劉邦對異姓諸侯徹底死心,從而白馬誓盟:非劉氏,不得王!
高皇帝十二年三月,劉邦令樊噲領大軍討伐燕王盧綰,之後又替換成絳侯周勃。在樊噲、周勃兩個開國名將的接連強攻之下,盧綰兵敗逃亡,卻並沒有被趕盡殺絕,而是被驅逐出了長城。
只能說,劉邦作為封建帝王,對於兄弟的照顧,還是沒得說。
初封盧綰為長安侯,因盧綰一句話,就封為燕王且先不提,哪怕到了盧綰明確反叛的情況下,劉邦都沒有想著殺盧綰。
而只是將其驅逐至匈奴,好換取一個安穩的內部環境,為即將發生的政權交接做準備。
在被逐出長城之後,盧綰也終於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帶著親屬、親信數千騎,在長城根下等候。
——等候傳聞中,病種臥榻的劉邦病癒,再親自前往長安請求寬恕。
但盧綰這一等,就在長城外等了兩個月。
兩個月之後,在長城底下翹首以盼,等候劉邦召見的盧綰,最終卻等來了一個令他徹底死心的訊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於四月二十五駕崩於未央宮···
得知劉邦死去, 盧綰知道,自己再也無法得到饒恕了。
因為劉邦死後,掌控漢室的,是那個用竹竿活活插死淮陰侯的惡毒女人:呂雉!
心灰意冷之下,盧綰只能帶著部眾,前往匈奴尋求庇護。
最終,盧綰被匈奴單于冒頓封為‘東胡盧王‘,亦稱東胡王,並允許其部眾久居幕南。
在成為匈奴東胡王短短一年之後,盧綰於匈奴草原病逝,其妻子忍受不了匈奴‘妻父妻’的習俗,便帶著幾個兒女逃回了長城之內。
盧綰妻女回來之後,漢室出於‘利用東胡王打探匈奴內情’的目的,對盧綰的妻女禮待有加。
——現如今,盧綰的幾個兒女,正住在長安城內的‘長安侯府’!
呂后甚至曾在彌留之際,打算等病好了之後,就召見盧綰的妻兒!
只不過,沒等病癒,呂后就先病逝了;沒過多久,盧夫人也死在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