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俠劉啟,那可是能在十幾歲的年紀,一棋盤砸死堂兄弟的問題少年!
就連貲官出身的廷尉張釋之,都敢在這位問題少年身上狂刷聲望;英明如文帝劉恆,都是幾次三番在張釋之面前,為兒子的過錯而脫帽謝罪。
結果怎麼樣?
——二十多年的儲君生涯,不還是把棋盤俠這樣的問題少年,打磨成了一個手段老辣的封建帝王嗎?
光那一句‘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就成了多少封建帝王無法逾越的鴻溝。
作為一個後世人,劉弘相信一個天賦欠佳的畫家,無法達成梵高那樣的藝術高度,也願意相信一個天資中庸的演奏家,無法成為下一個朗朗。
但無論如何,劉弘都不相信:合格的皇帝,居然是要看天賦的!
如果做皇帝真要天賦,那爺們兒這是怎麼回事兒?
——天資聰慧?
別鬧了~
原主那個倒黴催,一看就不是什麼聰明人。
·····
可要是等劉弘百年之後,漢室再迎來一位兵強馬壯的諸侯王,仗著自己‘先帝長子’的身份,欺負坐在皇位上的弟弟,那結果如何,可就說不準了。
再一來,劉弘實在不想讓‘皇后由太后選定’成為漢室定製,卻又礙於孝道,不好直接反反駁張嫣‘冊立皇后’的提議。
這種情況下,預設‘先生兒子的做皇后’,無疑就成了劉弘最佳的選項。
某位后妃生下皇長子,劉弘就可以直接著手冊封儲君——立嫡立長嘛,沒人能就此說什麼。
那儲君即立,立儲君生母為皇后,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了。
至於這麼草率的決定皇后、儲君的人選,會不會導致‘皇后品性不端’‘儲君能力不足’之類的事,則完全不在劉弘地考慮範圍之內。
——誰一生下來,就知道怎麼做皇后、太子?
不都是一點點教,一點點學的嘛!
就拿歷史上的豬爺來說,被立為太子時,連十歲都沒到。
最終,景帝劉啟不照樣硬撐著,把豬爺培養成了一代雄主?
什麼天資聰慧、天縱奇才,也就那麼回事兒——皇帝這個職業,算是各行各業當中,最不需要天賦的一個了。
藝術家,需要天賦賦予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政治家,需要天賦賦予獨特的人格魅力。
而封建帝王,需要的東西只有兩個:經驗,以及積累。
如歷史上的景帝劉啟,就是‘勤能補拙’的典型案例。
棋盤俠劉啟,那可是能在十幾歲的年紀,一棋盤砸死堂兄弟的問題少年!
就連貲官出身的廷尉張釋之, 都敢在這位問題少年身上狂刷聲望;英明如文帝劉恆,都是幾次三番在張釋之面前,為兒子的過錯而脫帽謝罪。
結果怎麼樣?
——二十多年的儲君生涯,不還是把棋盤俠這樣的問題少年,打磨成了一個手段老辣的封建帝王嗎?
光那一句‘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就成了多少封建帝王無法逾越的鴻溝。
作為一個後世人,劉弘相信一個天賦欠佳的畫家,無法達成梵高那樣的藝術高度,也願意相信一個天資中庸的演奏家,無法成為下一個朗朗。
但無論如何,劉弘都不相信:合格的皇帝,居然是要看天賦的!
如果做皇帝真要天賦,那爺們兒這是怎麼回事兒?
——天資聰慧?
別鬧了~
原主那個倒黴催,一看就不是什麼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