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那捲很可能重達十斤的竹簡,被宦者令王忠一步步呈上御階,殿內百官下意識低下了頭顱,頗有些不甘心的等候劉弘的宣判。
——吾等彰漢家威嚴,何罪之有?
很快,劉弘那嘹亮的嗓音,為朝臣百官心中的疑惑給出瞭解釋。
“吾漢家禮儀之邦,外邦來使,自當以賓客之禮相待,怎可於外使拳腳相加?”
嘴上說著,劉弘面上卻絲毫看不出因‘外交失禮’而產生的懊惱和憤怒,只輕飄飄一句:“凡名錄於此策之官,皆罰祿半年;勳臣罰金十金!”
本縮緊脖子,等候劉弘地鍘刀落下的朝臣百官,頓時將呆萌的目光撒向御階之上——就···就這?
緊接著,劉弘地話語再度顛覆了眾人的三觀:“於公,此事有損吾漢家之顏面,自當罰之。”
“然於私,卿曹諸公所為,甚得朕心!”
在殿內眾人駭然的目光下,劉弘臉上流露出由衷的認同:“凡面斥夷狄之忠臣義士,朕皆當不吝以賞之!”
說著,劉弘淡笑著舉起手中竹簡:“凡錄名於此冊者,皆賞御劍一柄,金十金,布十匹;秩千石上、爵關內侯上者,另賜百金!”
聞言,稍有些遲鈍的人暗自一盤算:罰半年俸祿,就是幾萬錢,賞賜撇開御劍什麼的不說,光那十金,就價值十萬···
這,什麼情況?
反應過來的人則已是露出一副瞭然的神色,不自覺的挺直了胸膛,語氣中滿帶著自豪:“伏唯陛下作威作福,臣等唯頓首頓首,昧死百拜而已···”
看著同僚們強忍興奮的面色,以及御階上的劉弘目光中毫不掩飾的讚賞,再遲鈍的人也都反應過來了。
——什麼罰祿半年,根本就是做給匈奴人看的!
對於這件事,陛下舉雙手雙腳贊同!
劉弘之後的舉動,則讓朝臣百官心中的激情徹底推向了高潮。
只見劉弘隨手將竹簡交到身旁的王忠手上,‘小聲’交代道:“拿去燒了。”
緊接著,劉弘便‘嚴肅的’對典客卿交代道:“轉告匈奴使節,昨日之事,朕已重罰;若匈奴正使不滿於此,自來尋朕便是。”
溫和的吐出‘尋朕’二字,劉弘毫不掩飾的譏笑一聲,‘隨口’嘟囔道:“還控弦四十萬,當朕嚇大的不成?”
音落,殿內便被一聲震天之聲席捲:“陛下聖明!!!!!!”
試問五六百個常年習武的成年男子,滿帶著激情齊聲喊一句‘陛下聖命’是一種什麼體驗?
——劉弘已經儘量在壓制,卻仍舊溢位目光外的享受,便足以給出答案。
爽!
爽到極致!
說起來,這算是劉弘兩輩子加起來第一次,體驗到這種深入骨髓的享受——有那麼一瞬間,劉弘感覺自己已經站在了山巔,俯視著眾生···
劉弘想過對匈奴使團做出強硬的姿態,會為自己贏得很大的支援,但劉弘怎麼也沒想到,效果居然這麼強勁!
劉弘不知道的是:殿內站著的將近六百號成年男子,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曾經歷家人慘死於匈奴人馬蹄之下的悲痛經歷①!
——能爬上中樞的官員,無一不由堅實的從軍經歷打低;勳臣貴族更是靠著實打實的軍功,贏得如今的崇高地位!
而在漢立不過二十年的今天,豐厚的從軍經歷,便意味著一個個匈奴首級;可靠的政治成分,則代表一個個陣亡的英魂···
對於匈奴人,漢家的朝臣勳貴不單單是出於對軍功的渴望,而感到‘飢渴難耐’——對匈奴人的仇恨,早在白登之役後,就深深纂刻進每一個漢人的骨頭之上!
即便沒有軍功、沒有武勳,也無法贏得任何地位,絕大多數漢人也同樣願意自備鞍馬軍糧,自發的參與到對匈奴的戰爭之中!
——血仇!
不說每一個漢人家庭;起碼北方的每一個漢人家庭,都與匈奴人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一個仇視匈奴,在匈奴人面前不憷的皇帝,絕對能贏得絕大多數漢人的好感!
對朝臣勳貴而言,一個對外強硬的皇帝,則又透露出一層令人血脈膨脹的資訊···
戰爭!
原本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積攢下來的政治資歷,彼時卻只需要幾顆敵軍頭顱就能換得的戰爭!
且先不提劉弘顯現出的政治手腕、政治智慧,即便是換個何不食肉糜的兒皇帝,在對匈奴的事上說出一句‘朕才不怕你!’,也足以令朝臣百官猛打一大管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