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70章 改元正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70章 改元正武 (3 / 4)

而郎中令之所以會具有‘天子仍舊看重功勳、看重朝臣’的象徵意義,則是因為:正常情況下,郎中令手下所掌管的禁中侍郎,大都是勳臣後代。

在漢室的賞賜詔書中,最常見的一句話(除了‘賜御劍x柄’),便是:萌x子為郎。

所以郎中令存在的意義,便等同於朝臣百官,功侯勳貴與天子之間的情感紐帶。

天子透過收功侯的後代入宮,以證明其對功侯集團的信任:你看,我連貼身保鏢的任務,都能交給你兒子!

除此之外,撿拔功勳之後代,也屬於封建皇帝拉攏人心的必要手段:放心~你的後代,我都會照顧到的~

——山河永固,與國同休~

功侯勳貴將家中最成器的後代送入宮中,除了能讓兒子得到鍛鍊之外,也能讓兒子開闊眼界,並培養出‘忠於天子’的生理本能。

所以,當郎中令令勉被第四個召喚時,堂內的功侯勳貴無一不是眉開眼笑,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後續的安排,就都沒有什麼大的變數了:奉常排第五,以彰禮法之要;宗正排第六,以彰宗親之和。

衛尉排第七,太僕排第八,典客,不出意外的再次位列倒數第一。

實際上,在過去數十年當中,內史排第一、少府排第二,以及衛尉排第七、太僕排第八,典客排第九的狀況,都屬於雷打不動的常態。

太祖之時,異姓諸侯割據,宗正得以排在了第三;孝惠之時,呂氏為禍朝堂,呂后出於安撫劉氏宗親的意圖,也同樣將宗正排到了第三。

對於這些屬衙的排序,劉弘基本沒有什麼異議。

——即便有異議,那也是以後的事兒了。

如太僕,全掌天下馬政,在不遠的將來,漢室完成物質基礎積累,正式啟動漢匈決戰準備計劃之時,騎兵部隊的建設,必然會讓太僕的地位水漲船高。

又如典客,都不用說別的,光看看歷史上武帝一朝威風凜凜,幾乎掌握漢室對外開展權,手握外藩數十萬武裝的的大鴻臚,就可見一斑。

而如今位列九卿之首的內史,也將在不遠的將來,被劉弘按照歷史軌跡一分為三甚至一分為四,從此淡出九卿行列。

將關於九卿的位次排序安排完,朝臣百官也終於進入殿內,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就見劉弘清了清嗓,面帶微笑的望向殿內:“大行皇帝之蓋棺定論,諸公可有建言?”

——秩序制定了,好處也給了,接下來,自然就是劉弘地皇位法統問題了。

此事說複雜,主要複雜在劉恭的死因,但說簡單,也就是特殊了那麼一丟丟:有漢以來,皇位繼承第一次沒有按照‘父死子替’,而是遵循了‘兄終弟及’的傳承規則。

父死子替、兄終弟及,屬於古華夏宗族傳承,家族繁衍,乃至於資產繼承最重要的一項理論依據。

具體到皇位上,就是:皇帝死了兒子上,沒有兒子弟弟上。

而這個傳承規則,是有先後順序,以及先決條件的:要想‘兄終弟及’,就必須保證‘父死子替’不成立。

也就是說:劉弘要想讓自己的皇位傳承,即‘兄終弟及’合理合法,就要證明劉恭的狀況,完全無法滿足‘父死子替’的要求。

說白了,就是劉弘要證明劉恭沒兒子!

雖然看上去,這件事頗有一絲‘證明你媽是你媽’的意味,但對於劉弘皇位來源的合法性而言,這件事至關重要。

很顯然,作為負責禮制部門的奉常卿,劉不疑清楚地知會了劉弘地意圖。

“奉常臣不疑啟奏陛下:先大行皇帝諱恭,太祖高皇帝十二年,孝惠皇帝幸宮女無名氏;孝惠皇帝元年冬十月,先大行皇帝誕,其母亡;先大行皇帝過繼於太后膝下,立為太子。”

“孝惠皇帝八年,帝崩於未央,太子恭祭拜高廟,繼承大統。”

“先大行皇帝四年,帝崩未央,年十二;未壯、未冠、未立皇后、未有後嗣。”

“大行皇帝崩而無嗣,呂太后以‘兄終弟及’之理,乃迎常山王義繼大統,至今五載···”

言罷,劉不疑便深深一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