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收割一波民心不說,還能讓丞相府陷入‘沒錢用’的尷尬之中,從而只能向劉弘開口。
可劉弘沒意識到的是:如此簡單淺顯的道理,自己能看出來,這些沁寂宦海數十年,甚至見識過王朝更迭的政治家們,也同樣看得出來!
當皇帝透露出‘爺們兒要把你們丟下,自己一個人玩兒了’的訊息時,官僚會做出什麼反應?
非暴力不合作都是輕的——怕不是輿論會馬上掀起對劉弘的譴責,什麼獨夫、暴君的頭銜,一股腦的全扣過來!
甚至於有人內聯朝堂,外結諸侯,再上演一出‘諸侯大臣共誅某某’也未可知!
想清楚這些之後,劉弘再回頭去看自己曾經的規劃,無疑意識到了自己的幼稚,和天真。
只要政權還處於封建時代,君王想要帶領國民進行文明升級,那官僚,就必然會被君王所需要。
在封建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失去官僚集團的擁護之後,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而劉弘也從這件中意識到:要想完成胸中的遠大抱負,不能一味的敵視、防備官僚,而是要在戒備的同時,儘量促成雙方的共贏。
說白了:既然劉弘吃了肉,就不能還拿著骨頭棒子打外朝。
最好的狀況,自然是把棒子丟給外朝啃一啃,喝碗肉湯。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朝局的相對穩定,政治氛圍的相對積極。
至於壓制外朝,倒也不是非得要硬壓——只要劉弘能保證自己永遠比國庫有錢,且來錢的速度比國庫快,就可以了。
#21434#21437#32#22855#20070#32593#32#115#117#121#105#110#103#119#97#110#103#46#110#101#116#32#21434#21437#12290就像長跑比賽,要想獲得優勢,並不是要讓對手方向跑到起跑線之後,只要保證自己跑得比對方快,雙方的差距在一點點拉大,就可以了。
拿財權之事來說:劉弘憑藉少府推行糧食保護價,為自己開了一個大財源,在這種情況下,非但不能試圖憑此壓制外朝,反而是要為外朝,也開一個財源。
最起碼,也要幫丞相府解決今年必然會出現的‘農稅根本不夠用來維持朝堂運轉’的問題。
糧食保護價政策,劉弘自然是不可能交到外朝——甚至於分享,劉弘都沒有一點的興趣!
而今年天下又普遍遭遇糧食歉收的問題,減免農稅、口賦,也是劉弘必須要做的。
這種情況下,劉弘就必須幫外朝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
——以少府的庫存做威脅,做奪權的手段,自然也是要做的,但不能全靠少府,甚至不能將此作為主要手段。
外朝主要的問題,就是財政收入來源過於單一,且較為恆定,短時間內無法大幅增長。
尤其是在今年這種特殊狀況下,外朝甚至可能要淪落到俸祿都要拖欠的地步!
這種情況下,一個早在前世,就被劉弘刻入腦海的辦法,湧現在了劉弘面前。
巘戅奇書網t戅。聽聞劉弘以少府相要,審食其果不其然的面色一苦。
很簡單的道理: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要想從少府拿錢,補貼外朝今年的財政漏洞,外朝必然得付出一些代價。
——拿了少府的錢,總不能還罵少府‘與民爭利’吧?
而拿了少府的錢,就等於拿了劉弘地錢;等劉弘以後,提出一些敏感的政策,朝堂還怎麼據理力爭?
而這,就是財權對於君權的意義:有了錢,就等同於有了話語權。
再把人事權攥在手裡,君王就可以時刻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局面都還在自己掌控之中。
沒讓審食其急迫多久,劉弘就將那件為外朝量身定做的辦法,盡皆道於二人面前。
“今歲谷不豐登,朕意,趁冬季農閒,發動關中百姓補種宿麥。”
“丞相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