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者,禮之始也。”
“天子臨朝,當行加冠之禮,而後大婚,再後親政。”
莊嚴的說出這段周禮當中的規定,劉弘話頭一轉:“然今吾漢祚,多苦宗親未壯。”
“太祖皇帝諸子,代王為今存世最長者,不過二十有四。”
“朕躬以為孝惠諸子存世之長,亦年不過十六。”
“非常時行非常時;唯江山社稷計,尊太后詔諭,朕方以此為壯之年行加冠之禮,以全禮法。”
隱晦的為自己提前加冠給出解釋,劉弘復又補充道:“且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加;此皆聖王也。”
“朕德薄,不敢自比文王、成王;然文、成聖王之德,朕當效之,以報先祖。”
言罷,劉弘微掃一圈,見眾臣面上未有不滿,方回到祭壇中央。
太后張嫣跪坐於劉弘身後,代王劉弘、奉常劉不疑,以宗室‘長者’的身份,對坐於祭壇中央。
便是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太祖廟樂悄然停止,專屬加冠之禮的禮樂響起。
劉弘,也伴隨著禮樂之身,緩緩走到了祭壇中央,劉恆和劉不疑之間的位置。
“臣等恭迎陛下,唯陛下作威作福,長樂未央~”
在壇下眾臣起身拜喏聲下,劉弘緩緩跪坐下來。
“天子加冠~始~”
謁者一聲唱喏,祭壇側的侍郎便手舉托盤,走了上來。
“一加布冠~”
隨著唱喏聲響起,劉不疑恭敬的拿起盤上布片,將劉弘束起的髮束蓋住,以繩繫緊。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維祺,介爾景福~“
唱喏聲結束,劉不疑又將劉弘頭頂的布冠取下,放回托盤。
“二加皮弁~”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又一聲唱喏,一頂弁冠帶上了劉弘地頭頂,同樣被劉不疑取下。
“三加爵弁~”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俱在,以成闕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
反覆數次象徵意義的戴、取之後,唱喏聲終於稍稍高昂了些。
“終加赤冕~”
“顯先皇之光耀,承皇天之嘉祿;天命王者,福澤九州;千秋萬年,與天無極!”
直到此時,劉弘熟悉的那頂赤色十二旒天子冕冠,才被劉不疑恭敬的戴到了劉弘頭頂。
朝臣百官也齊齊一拜:“陛下加冠而成人,臨朝以親政,此社稷之福,宗廟之福也~”
“臣等謹為天下賀,唯陛下千秋萬年,福壽無疆~”
在朝臣百官的拜喏聲中,劉弘緩緩站起身,莊嚴的望向壇下眾臣。
這時,劉不疑又從一旁的托盤之上,取來那柄象徵著漢室君王無上權柄的赤霄劍,繫到了劉弘腰間。
“陛下冠冕佩劍,天佑大漢萬年~”
又一聲拜喏,冠禮的基本程式,才算是大致走完。
後續,就該死劉弘帶著朝臣百官,在宗室長者的陪同下,趕往劉邦的高廟,祭祖禱告。
見祭壇之上的劉弘緩緩上前,朝臣百官正要再拜,提議‘祭祖於高廟’,劉弘那氣宇軒昂的聲音,便再次響徹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