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46章 推恩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46章 推恩之策 (2 / 4)

——韓王那數萬部眾,在匈奴或許是一無所有的牧奴;但在劉弘的眼裡,每一個跟隨韓王南下的部眾,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如今漢室之所以在兵力大致相同,國力稍稍領先的情況下,在與匈奴的戰略格局中處於劣勢一方,最大的原因,便是兵種剋制問題。

中原大地,在四十年前尚還處於戰國末期;普行數百上千年的‘戰車為王’之理念,深深纂刻入了中原人的血肉之中。

戰國末期,天下七分,其中以重步兵為主要進攻手段的,便有魏之武卒、齊之甲士;楚國地處南方,便多以戰車充軍。

能充分發揮騎兵之力,用於中原戰爭的,也僅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留下傳統的趙北邊軍。

後秦亡漢立,漢室版圖,卻比秦王朝巔峰之時小了一大圈;實際掌控的範圍,更是縮小三分之一以上!

——南方百越失控,東方朝鮮半島脫離。

而範圍最遼闊,對中原政權影響最大的,便是華夏大地在漢初,幾乎徹底失去了草原,以做戰馬、耕牛畜牧之所。

早在秦未統一天下之時,就已逐漸推廣的牛耕,在漢室卻硬生生倒退回了‘以人挽犁’的狀況。

其癥結所在,並非漢室君臣庸碌,不知牛耕之利,而是一個極其無奈的選擇:沒牛。

沒有草原蓄養牧畜,牛耕便無從說起;而戰馬的缺失,也使得漢室無法培養出堪用的戰馬,以組建騎兵部隊。

漢室的戰車兵、重步兵叢集,碰到匈奴騎兵叢集會發生什麼?

十數年前的白登之圍,早已給出了答案。

——打不打,在哪打,怎麼打,什麼時候打,乃至於什麼時候撤,統統掌握在匈奴人手中!

機動性絲毫無法比擬匈奴騎兵叢集的漢室軍隊,無法掌控任何一絲主動權。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勢,漢室對於馬匹蓄養,乃至於馬匹保護的投入,不可謂不大。

漢律之中,甚至有專門的條令,用以懲治傷害、偷盜以及宰殺馬、牛的舉措——在漢室,吃牛、馬肉是犯法的!

保護牛,除了因牛可用作犁田之用外,還可充作大軍之糧——大戰在即,軍隊是要吃肉的。

而保護馬,更是直接出於蓄養戰馬,以早日組建騎軍,與匈奴抗衡的緣故。

在歷史上,文、景兩代雄主休養生息,勵精圖治,釐清吏治,內除諸侯,卻始終不敢引戈北向,就是因為漢室的車、步之軍,在匈奴騎兵叢集面前討不得便宜。

而武帝豬爺恰恰是憑藉文、景兩位先皇所積攢下的豐厚家弟,以及遍佈天下各地的足足三十六處馬宛,方能一舉重創匈奴,立下不世之偉業。

對劉弘而言,事情卻有一些不同了。

——爺們兒好不容易穿越一回,總不能只攢錢,把揍匈奴人的事兒,都扔給兒子甚至孫子吧?

有生之年,劉弘必然要完成北逐胡虜的壯舉!

而要想真正打敗匈奴,不再受匈奴牽制,那就需要戰馬,需要騎兵,以及培養騎兵的人。

戰馬,劉弘可以在將來透過走私,從草原部族手中獲得——別忘了,如今草原上不止匈奴一部。

——月氏人,仍舊在河西走廊苟延殘喘呢!

劉弘確信,為了抵禦匈奴人的圍剿,月氏人必然會對一些在中原早已淘汰,在草原卻領先時代數個世紀的防守軍械感興趣。

訓練騎兵的人,自然是毋庸置疑:歷史上的弓高侯,應該能完美勝任。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養馬,及養牛之人。

在漢匈兩國的往來國書中,匈奴動輒‘控弦四十萬’;在歷史上,匈奴更是被稱之為‘百蠻大國’。

要想擊敗如此強大的匈奴,漢室需要的不是幾十幾百匹馬,甚至不是幾千幾萬。

而是數十上百萬的馬匹保有量,才有可能滿足遴選戰馬的需求,組建出十萬到二十萬人以上的騎兵部隊。

幾十上百萬匹馬,漢室自然不可能全部都透過‘進口’——如今長安,稍好一些的馬便動輒數百金,都靠買,把劉弘連同未央宮打包在一起賣了都不夠!

所以,只能是從草原,如月氏這樣危在旦夕的‘鄰居’手中,不間斷的購入馬匹,然後自己蓄養,並培育馬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