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26章 太后之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26章 太后之怒 (1 / 3)

“除右相,都有何人至宮外叫囂?”

長樂宮長信殿內,太后張嫣不慌不忙的坐回御榻,詢問著身邊的親信宦官,李信。

“稟太后,內史、典客,及朝臣有司近百人,皆隨右相至宮外。”

“少府、衛尉聞之而至,安國侯隨行;此刻,御史大夫、左相、廷尉諸公,亦已至宮外···”

聞言,張嫣緩緩點了點頭,端坐於榻上,又稍昂起頭。

“宣右相覲見。”

看著陳平在殿門處解下腰間佩劍,脫下腳上布履,張嫣心中不由長嘆口氣。

“吾兒阿吾兒,也不知此等計策,終究是對是錯···”

張嫣正自語間,陳平已步入殿內,拱手一拜。

“萬望太后唯太祖高皇帝之江山社稷計,以允臣之所議!”

漢立於秦之遺骸之上,秦又是結束戰國,統合八荒者;如今漢立不過二十餘載,戰國時期的風俗遺留,在漢室仍舊十分濃厚。

戰國之時,諸子百家閃耀於神州大地,為了完成各自的報復,建成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百家士子可謂是傾盡所學,欲助其國完成統一大業。

最終勝出者自是人盡皆知:秦始皇帝嬴政,憑藉秦關中之險要地形,呂不韋、李斯等能臣輔佐,奮七世秦王之餘烈,重掃滅六國,一匡諸侯。

在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有蘇秦、張儀等縱橫家代表人物,有李斯這般的荀子門徒,法家士子,也有呂不韋這般著書立說,底定‘雜家學說’的大能。

然而到了漢室,諸子百家幾乎盡皆凋零,以安民養民,無為而治為中心思想的黃老學,成為了漢室顯學。

若說如今天下,能有多少人明白陳平此時開口就是‘唯江山社稷計’的勸諫方式,那張嫣,算是為數不多的一人。

蓋因為張嫣之祖父張耳,乃重立趙國宗廟的趙王!

作為戰國時期的遺老遺少,張耳對於行走於列國之間,危言聳聽以諫國君納策計程車子可謂嗤之以鼻。

而張嫣在成為孝惠皇帝的皇后之前,父親張敖,也將諸子百家的特點,大致告於了張嫣。

——荀子之後,窮思變法,以武圖強,其效雖顯,然註定不能持久。

——墨翟之徒,以其三表之法而行天下,其器具之能舉世無雙,然其政言頗以悖逆;可為匠作之用,而不可為顯學。

——仲尼之言,多以純善無知之孺子信之,以鄉賢為治國之要,其思故善,然其言甚謬···

除此之外,張嫣還在無數個不經意的時刻,聽聞父親說起過諸子百家的利弊,也包括黃老學為何能成為漢室顯學。

而陳平此時的嘴臉,便將張嫣記憶中所塵封的那段,關於‘縱橫家’的記憶喚醒。

張嫣至今還記得,那是一年冬天,邯鄲城較之往年更加寒冷。

一位士子前來拜會祖父,卻因言語失當而被呵出王宮;那士子在被武卒架出王宮時,更是屢屢口出狂言,然終是沒能躲過被摔在王宮之外的命運。

那是,父親便抱起了自己,面色鄙夷道:縱橫之說,顯於蘇秦、張儀之時,乃者以危言聳聽,而挾故六國惶恐割地,故秦日益強盛,而六國漸弱。

及至縱橫之士子,多胸無點墨而大言不慚,因一己之私而禍及一國,視私怨遠甚於倫理綱常,天下大義之狡詐小人!

當時,張嫣還不知道父親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只出於對父親的信任,而將那些話記在了心中。

直到現在,陳平進入殿內,連禮數都撇在一旁,而揚言‘漢室危急存亡’的時候,張嫣才知道父親所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了。

“右相且坐。”

不鹹不淡一句輕嘆,頓時將陳平營造的氛圍驅散!

待陳平看清張嫣目光中的淡然之時,‘先入為主’的打算,已經消失在了陳平的計劃之中。

“唉···終歸是王族之後···”

無奈的哀嘆一起,陳平只好跪坐於殿旁筵席之上。

——若想讓代王順理成章的坐上皇位,太后張嫣,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哪怕今日陳平不來,代王劉恆今日長安之後,也必然會窮思他法,爭取太后張嫣認可其皇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