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卿曹,究竟意欲何為?“
“丞相!“
“意!欲!何!為?!!“
振聾發聵之詞,讓長樂宮外的章臺街,陷入了漫長的跪靜之中。
每一個人都能真切的體會到:氣氛,已經悄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無數圍觀百姓將困惑的目光,撒向聚集在長樂宮外的百官,以及位於最前的漢相陳平。
被長安萬千百姓,以一種極其不信任的目光注視著,陳平頓感如坐針氈。
最終,陳平只得咬牙出身,躬身一拜。
“安國侯容稟。“
“自陛下御駕親征以北上蕭關,欲親呈代王太子身死之故日起,太后,便再無現身於百官朝臣之面。“
“老夫年今七十有四,仕漢三十載,自知吾漢家國策者何,安身立命,統御天下者為何。“
“然今太后數旬不見,長樂盡操於謁者,及奉常之手。“
說著,陳平不忘瞥一眼劉不疑所在的方向。
“老夫為太祖高皇帝不棄,以為漢相;江山,社稷,宗廟之安危,亦乃老夫之職權所在。“
“老夫今日之舉,並無禍亂朝綱,顛覆綱常之意。“
“只太后之安危,系天下之安定,老夫身之以為丞相,不敢不慎。。。“
言罷,陳平再拜:“萬望安國侯,明查!“
陳平心裡清楚:此來長樂,陳平唯一的目標,是見到太后,並說服太后認可大王即位一事。
陳平想過,太后張嫣會如何難搞定,冊立代王一事,又需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的心血。
但陳平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連長樂宮都還沒進去,就被安國侯王陵,這塊漢室官員萬萬不敢招惹上的老骨頭所阻攔。
太后,陳平是一定要見的。
如果見不到太后,那大王登基一事且先不論成敗,幾遍最終事成,也將與陳平毫無干係。
但與王陵正面硬剛,同樣不在陳平的選擇之內。
——根據太祖高皇帝臨終遺命,王陵,是陳平半個老師!
在這個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且極其注重孝道的時代,陳平別說王陵做對了,哪怕是出言頂撞,那也得揹負著“忤逆師長“的道德風險的。
正當陳平為王陵感到無可奈何,百官又不知如何是好之時,宮牆之上,中午傳來一到內寺宦者的聲音。
“太后詔命:著丞相曲逆侯平,入宮覲見~“
一聲漫長的拖音,終於為此事畫上了重點。
而在人注意不到的角落,先前那個青年謁者的目光,緊緊鎖在了內史劉揭身上。
“敢招惹吾袁盎。。。“
“劉揭,吾記住你了!“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