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等良心尚有絲毫未泯,還知忠君者何,便將代王大勝,即入長安之事,稟於王上知吧···”
“吾於爾等,仁至義盡···”
隨著軍帳中傳出這聲淒厲的話語,劉罷軍本鐵青的面色更是陰沉若水。
“來人!”
“朱虛侯神智昏聵,不當掌兵,著兵百人,嚴加看管,萬不可使朱虛侯病發傷人!”
做下交代過後,劉罷軍卻絲毫沒有繼續耀武揚威的意思,煩躁的扒開人群,便小跑著向中軍大帳走去。
那裡,便是如今齊軍的實際掌控者,齊王劉則所在···
※※※※※※※※※※※
來到中軍大帳,看著上首跪坐案前,對著堪輿寫寫畫畫的劉則,劉罷軍下意識低下頭,換上一副溫和的笑容。
“王上。”
極盡溫和的呼喚聲,卻沒能將劉則的注意力,從眼前的堪輿吸引開;小劉則只稍一抬頭,撇了劉罷軍一眼,復又將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堪輿之上。
“王叔即來,不如替寡人一解此堪輿?”
青澀直爽的聲音,將劉罷軍心中的不安驅散大半;看看了左右,發現帳內出一名紋絲不動的衛士之外再無他人,劉罷軍才拱手一拜:“既如此,臣便斗膽試之。”
走上前,待等劉則將上半身直起,那份不算大的堪輿,才完全的展露在劉罷軍眼前。
不出劉罷軍所料:這份堪輿,是極其簡易裝的‘函谷關防禦分佈圖’。
只不過,即便是在不太擅長軍事的劉罷軍眼中,這份堪輿的軍事作用,也是幾近於無。
——整個地圖,就只畫出了函谷關外的大河,兩側的秦嶺,以及一個代表函谷關的大圓圈。
無論是大小比例,還是具體細節,戰略點的描畫,還是函谷關內部防禦力量的部署,在這份堪輿之中都沒有絲毫體現。
“寡人苦思數日,終是未能知曉:函谷者,乃依山而立,以河為護,此非城池同理邪?”
說出一句讓劉罷軍驚駭欲絕的話語,小齊王劉則卻彷彿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幼稚。
“寡人之王城臨淄,亦乃傍山而建,城外亦有數丈之河以為城護;寡人復聞,天下雄關昌邑,皆以此為守。”
“既如此,函谷關之艱,當不過又一城邑;攻之,當勿有甚艱?”
說著,劉則還‘不經意的’嘟囔著:“太祖高皇帝夕者,可謂日下書城;如此言之,攻城池之艱,亦當長安誇誇其談···”
聽著侄子接連說出讓人無法置信的話,劉罷軍用盡所有的氣力,都沒能抑制住嘴角的劇烈抽搐。
——好傢伙!
睢陽都還沒拿下,就將目光撒向函谷關?
就算是現在大軍已經瀕臨函谷,對於劉則能否對攻打一事起到積極作用,劉罷軍都保持十二分的悲觀態度!
拿函谷關跟臨淄比?
若非劉則有一層諸侯王的身份,劉罷軍此時恨不得揪起這個傻小子的衣領,一把將劉則扔到函谷關前!
——我的傻侄子誒!
看看!
這不是臨淄城外那條臭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