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217章 反向包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217章 反向包圍 (2 / 3)

除了粟米,以及各式醬、醋布、乾糧等物資,每個月還需要牛百頭,羊五百!

回想起年初,透過掃除關中糧商巨頭,才拉回少府府庫的六十餘萬石粟米,以及糧食保護價耗費數個月才得到的十幾萬石粟米,劉弘頓感一陣心絞痛。

——只要大軍在外滯留三個月以上,那安陵杜氏,劉弘就等於白抄了!

劉弘率軍出征,從長安到蕭關這十幾天,就已經消耗了足足十五萬石粟米!

後續輜重,也仍舊源源不斷的自長安運送而來。

算上其餘各式後勤物資,以及在漢室頗為珍貴的牛羊牧畜,大軍光是過去十幾天的開銷,就達到了三千萬錢之巨!

按這種情況推算,待等戰爭平息之時,將有至少一萬萬五千萬錢,近五十萬石粟米消失在少府賬簿之中。

就這,還只是劉弘這支軍隊的戰時成本;灌嬰大軍、周灶大軍、申屠嘉大軍的戰時消耗,以及戰後的撫卹、安置成本,還沒有算在其中。

直到這些具體鮮活的資料,以及肉眼可見的物資消耗擺在眼前,劉弘才更深切的體會到了後世那句名言: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也正是此次率軍出征,讓劉弘對漢匈決戰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一支十萬人規模的中央部隊,從長安機動到關中邊沿,重要就需要耗費三千萬錢。

以此作為參考,再換到漢匈大戰的情況下推演的話···

心算結果還未得出,劉弘就本能的感受到一絲小錢錢化作空氣的揪痛。

——如果漢室派出二十萬左右的內陸部隊馳援邊境,與匈奴人進行一場時間跨度三個月的大戰,並在戰後進行賞賜、撫卹,就需要起碼十萬萬錢,才能打的住!

這還僅僅是將大軍後勤物資耗費約四萬萬錢,武器軍械的折損近二萬萬錢,以及陣亡將士撫卹、賞賜有功將士的部分計算在內。

因戰爭而導致的損失,以及戰後重建的成本,還沒有計入這十萬萬錢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會使得這份預估呈指數超標。

——三個月之內,戰爭沒能結束怎麼辦?

——某一方向被突破,需要加派部隊怎麼辦?

——甚至於,中央拿得出那麼多錢,但沒有糧食了怎麼辦?

除了這些只要發生,都可能讓軍費翻番,且有極高可能發生的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偶然因素,也會使得戰爭成本劇增。

如糧食匱乏引發的社會動盪,從而產生的治安維護成本;長期作戰導致的農耕產出影響,乃至於內部諸侯王趁機搞事等等等等。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哪怕戰爭真的只需要十萬萬,中央也不可能將手中僅有的錢全部砸進去,畢其功於一役。

結合此間種種,劉弘心中有了大概的估算。

——要想發動漢匈決戰,試圖掌控戰略進攻權,漢室中央就要保證二百萬萬以上可隨時挪用的存款,以及千萬石以上挪用後不會對內部造成影響的糧食儲存,以及相應量的各式物資。

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內部諸侯無法趁機作亂,農業環境不會因為戰爭而受到太大影響,百姓生活質量不會因為戰爭而降低太多。

這一切,都需要劉弘從零開始一點點做起。

如今的漢室,諸侯王雖大體安穩,但割據利益群體的不穩定性,已經逐漸露出端倪——半年內連續反叛兩次的齊王一脈,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農業產出、生產力,以及百姓生活質量,糧食餘糧等,也可以從年初長安的糧價波動中得出結果:如今的漢室,能保證百姓吃飽肚子,就已經很吃力了···

至於中央可用作軍費的資金,以及用於戰爭的糧食儲備,更是立劉弘的心理預案差了十萬八千里。

千萬石存糧,對如今的漢室來說,等同於‘人有多大膽,田有多大產’。

——光是一個存糧二百萬石的敖倉,就在此次齊王叛亂中成為了天下關注的焦點,關中、關東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針!

待等明年,面對因戰爭而導致農業減產的狀況,劉弘能做到不動用敖倉的糧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至於存款,更是離譜——別說兩百萬萬錢了,如今的國庫,幾乎是連一枚銅錢都摳不出來!

哪怕劉弘將整個少府變賣,也最多能咬牙湊出四十萬萬錢。

而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算上國庫每年十二萬萬錢的農稅,以及少府八萬萬錢的算賦,也才不過二十萬萬。

這就等同於說,要想湊夠二百萬萬錢,需要漢室十年的財政收入——整個政權不吃不喝那種。

“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