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這是要左右逢源,見機行事啊···”
對於灌嬰拒絕自己的邀請,陳平饒是有所預料,也不由陷入一陣擔憂之中。
周勃出獄,自然是這幾日的事。
但灌嬰說‘等太尉出獄在一同拜會’,就是明晃晃的耍人了。
雖說周勃出獄是必然,但具體什麼時候出獄,都還在未央宮內的小皇帝掌控之間。
而灌嬰率軍出征的日子,卻是早已定下:夏四月二十!
雖然半年前,灌嬰奉呂氏之命率軍出征時,也同樣是這幅穩坐牆頭的架勢,最終也倒向了誅呂陣營,但這一次,陳平不敢如上次那樣冒險。
誅滅諸呂,那是天下大勢,無可阻擋,作為一個聰明到極致的人,灌嬰倒戈幾乎是必然。
且誅呂的正義性,足以讓陳平安心——即便誅呂失敗,陳平也不怕兵敗身亡,從而遺臭萬年。
這次的狀況雖與上次基本相似,但若無法在灌嬰出征之前得到明確答覆,陳平將寢食難安。
——再有一個月,劉章大軍就將兵臨睢陽!
而朝堂派去駐守睢陽的,就是大將軍灌嬰。
可以說灌嬰的立場,將直接影響陳平此次計劃的成敗!
想到這裡,陳平便稍回過身,將目光移回中年人身上。
“關中各道,可都安置妥當?”
與陳平陰戾的目光稍一對視,中年人便趕忙將頭底下:“縣鄉主道,俱已奉丞相之命;然函谷關,簫關守吏,下官無以調遣,恐唯太尉可徵調···”
聞言,陳平再出口氣,眉頭皺的更緊了些。
“且先如此吧···”
將目光再度轉向窗外,陳平語帶深意的一聲感嘆,便傳到中年人耳中。
“內史當知,若事有不遂,小兒必不會輕饒吾等。”
“若內史欲效仿大將軍,老夫唯有一言相贈。”
說著,陳平便淡然回到堪輿前,手指緩緩劃過睢陽、滎陽一線,最後在敖倉上停下,狠狠一點!
“成王敗寇,乃古今至理之言!”
言罷,陳平便留給劉揭一道年邁的背影。
“內史且回吧。”
看著陳平那道早已彎曲,卻又時刻透露出倔強的背影,劉揭目光百轉,終是躬身一拜:“鄙人···告辭。”
待等屋內再度陷入沉寂,陳平坐回到案几前,將案几上的竹筒一個個拿下,鋪開一面白絹,微微顫抖的手一筆一劃的寫著什麼。
“代王啊代王,可千萬別怪老夫狠辣···”
·
·
·
ps:之前忘記說了,堪輿,就是地圖。
軍用地圖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曹劌論戰》之典故中,就已經有關於地圖的記載;秦末起義軍近逼關中,以及楚漢稱霸時期,韓信設下十面埋伏,也都有軍事地圖出現的身影。
在歷史上發生於景帝朝的吳楚七國之亂中,便有‘吳王反,而朝堂出吳楚堪輿’的記載;也就是說,早在吳楚還沒叛變的時候,漢室中央就已經專門畫制了關於吳楚戰略要地的軍用地圖,以備不測。
各類不同的史書記載中,也經常有關於吳楚之亂,長安‘早有準備’的記載。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關於著名的迷路將軍李廣的記載之中,也偶有‘堪輿’的出現,雖然沒有指南針,以及明顯的參照物,導致這種地圖在草原上起不到太大作用,但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證明,在漢初,軍事地圖測繪水平已經達到大致草原地形地貌的地步了。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