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急報傳至長安第四日,未央宮雖然依舊沒有傳出正式的回應,但戰爭的氣息,已經將這座璀璨的城市籠罩在內。
原本看上去懶懶散散,像是打卡上下班的少府作室,在戰爭即將到來的時刻,一把撕開那層人畜無害的表皮,將真實的面目展露在了世人面前。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未央宮一聲令下,少府眼皮都不眨一下,閉著眼睛拿出了數萬柄刀槍弓弩,數以十萬計的箭矢,近百萬石的米糧!
在朝堂還沒有完全做好針對此次戰爭的戰略部署時,少府就已經將戰爭所需的一應物資準備好,並做好了隨時運走的準備。
這也意味著戰爭機器,已經在少府的號角聲中正式啟動!
午時前後,天子對於此次戰事的粗略安排,也大致傳出未央宮。
——徵越大軍暫緩南方戰事,北上豐沛,築起第一道防線!
——淮陽郡守申屠嘉領淮陽郡兵,火速進抵滎陽,守衛敖倉!
這兩則,還只是朝堂針對突發戰爭的應急反應,真正的戲肉,還在後面。
在長安數十萬百姓矚目之下,中央對於此次叛亂了最終策略,終於隨著疾行於大街小巷的內史衙役,傳入關中百姓耳中。
——著大將軍灌嬰,率北軍屯部、中壘二校尉,於夏四月癸丑(二十)正式出征,進發睢陽!
訊息傳出,長安在短暫的歡慶之後,轉為了一種極其有序,有十分有朝氣的氛圍。
對於戰爭,關中大地的百姓從不陌生。
——早在前秦之時,這片土地上的人就早已習慣將家中的父親、丈夫、兒子送上前線。
蓋因為太祖高皇帝律令:男子年十四而習武,十七而始傅!
在漢室,男子自十四歲開始,就要在縣鄉的基層官員組織下? 進行為期一到兩個月的軍事訓練——每年一次。
由於耕作習慣以及農忙的緣故? 此項訓練大都被安排在秋收之後,最晚於春耕之前結束。
所以? 也被稱之為‘冬訓’。
在經過至少三年? 即三次一至兩個月的軍事訓練過後,漢室男子就將在十七歲的年紀? 正式成為漢室光榮的納稅人。
這裡的納稅人,不單指農稅和算賦——在十七歲之後? 漢室男子在正式開始繳納每人一算? 即一百二十錢的算賦之外,還要開始履行地方基建義務,即勞役,以及每一個漢室男子成年之後的應盡義務:兵役。
在經歷過‘三年’的軍事訓練之後? 漢室男子就要在十七歲之後? 自願或被自願①履行兩年的兵役,一年衛戍邊牆,一年拱衛都城。
這就意味著:漢室每一個十七歲以上的男子,都具備被充為‘民夫’,並順利完成武器輜重運輸的能力。
至於二十歲以上? 已經服過兵役的男子,更是具備隨時投入戰鬥的軍事素養!
在和平年月? 十四五歲的少年或許還在年少慕艾,或是在父母的包辦下組建家庭;二十多歲的青年小夥? 也大都忙於維護自己小小的家庭。
但一俟戰起,這些平日裡面善目良? 透露著憨厚氣息的青少年? 就將成為漢室戰爭武器上的一顆顆螺絲釘!
年紀太小? 尚未始傅,但已經有了一些軍事素養的少年,以及年過三十,雖有戰鬥經驗,但已過了壯年的男子,都有機會被官府隨機抽取,徵為民夫。
可千萬別以為漢室的民夫,是那種推著獨輪車送糧的百姓!
相較於有營帳保護,且緊湊駐紮的戰鬥部隊,民夫部隊遭遇的攻擊絕對更多!
所以被充為民夫,對年過而立的中年人而言,是一次撈取軍功,補貼家中用度,為後代留下些許遺澤的機會。
——襲擊糧隊的,往往不是敵軍,而是藏身於深山老林,做無本買賣的草寇之流。
這樣的匪類,對後世人而言或許是災難,但對漢室每一個成年男子而言,則都是一枚枚銅錢——殺匪盜,同樣會得到官府的賞賜!
而對年輕人而言,這更是初步體會戰爭氛圍,併為將來正式加入戰鬥部隊做準備的寶貴學習機會。
至於那些二十到三十歲之間,正值壯年,且已服過兵役,具有水準線以上戰鬥力的男子,更是會被直接納入戰鬥編制,參與正式戰鬥!
在漢室,戰爭不是洪荒猛獸,也不是災難,而是一次可能改變身份,改變生活,甚至改變階級的一次鯉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