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全官聲,官員非但不敢翻新維護政府建築,甚至還會在期間刻意製造幾齣因‘年久失修’而導致坍塌的小事件,以此來彰顯自己兩袖清風,為國為民。
等下一任官員上任,看著殘破的部門建築,更是會因為顧忌‘大興土木’的譴責,而坐視建築繼續殘破。
看上去,這番姿態確實在民間豎立的‘官家人都是好人’的固有印象,減小了地方行政阻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但比起這點好處,其弊端更是令人無法接受。
且先不提如此表面之下,會有多少官員在滿是補丁的衣服墊一層蜀錦,光是政府建築破敗而導致的政府威權損失,就讓劉弘放棄為自己設立文帝那樣的人設。
殘破的政府建築,某種程度上會透露出一種‘國家貧窮’的訊息,從而延展出‘國家羸弱’的訊息。
這就與劉弘地主張所不符了——劉弘不是地主豪強,漢室不是世家宗族!
鋪張浪費固然可恥,但也完全不需要低調做人,奉行什麼‘財不外露’。
作為一個統一的華夏政權,劉弘應該做的是讓漢室百姓時刻感受到:國家真強,國家真富!
只有這樣,才能設立政權‘神聖不可侵犯’的威權和形象,讓普通百姓心懷敬畏,服從統治;並讓敵對勢力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愚蠢。
對內,劉弘要讓底層百姓清楚地意識到:長安富強,關東諸侯必不可能成事;於外,劉弘也希望底層百姓對身後的長安中央,具有十足的信心。
至於為什麼要如此在意底層百姓的感官,則是因為在漢初,百姓,就約等於準士兵!
在身處帝果煮義餘暉的漢室,每一個成年男子,都隨時具備被充作預備役的戰鬥能力!
內外戰爭,也同樣是由中央僅有的南北兩軍為軍官骨幹,招募這些具備殺人技巧的百姓充作士卒。
當然,劉弘也沒想過向豬爺學習,只要能避免官場風氣轉向極端簡樸的方向,並適度的虛張聲勢,就可以了。
將此事暗自記下,劉弘便不顧儀態的躺靠下來,盯著遠處的宮牆發起呆。
劉弘今日走出宣室殿,自然不是看著一座破舊的涼亭感懷。
準確的說,劉弘是在御史大夫的強迫下,走出了密閉的宣室殿,來透透風。
不得不說,即便對張蒼由於政治緣故,被史書刻意低估有心理準備,但在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後,劉弘還是不由為張蒼的才華感到敬佩。
或者說,是對張蒼非人般的全面能力感到驚訝···
在張蒼堅決接過‘療養陛下’的艱鉅任務之後,劉弘和張蒼的會面,其實比往日多了許多。
與劉弘事先預想的有所不同,張蒼對劉弘的治療非但包括後世中醫所常見的針灸,燻艾,湯藥等手段,甚至還有後世西醫的心理疏導!
——沒錯,張蒼會隔三差五的跑入宮,陪劉弘聊天解悶,緩解壓力!
當劉弘問起緣故,並得到張蒼的回覆之後,劉弘不由再度為古人的智慧,以及華夏文化的悠久底蘊感到無限自豪。
就在此時,公元前179年,黃老學的老頭子們在治理國家,研究學術,捍衛法律的同時,將醫學事業進展到了‘病由心生,欲治身當先愈心’的地步!
通俗來說:張蒼認為,劉弘主要的問題還是心理壓力太大,從而影響了體內的陰陽平衡,導致內分泌失調之類的。
所以在過去十幾天內,劉弘不但將未央宮裡裡外外轉了個遍,還輸了大概五十盤棋。
——全是執白,對手都是張蒼!
一想到張蒼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劉弘就忍不住向一棋盤砸上去——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但放鬆歸放鬆,作為皇帝,劉弘不太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閒暇’。
就如此刻,劉弘看上去怡然自得的躺靠在涼亭之下,曬著初春的暖陽;但心裡想的,卻還是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