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弘盤算著如何解決掉誅弘集團的時候,作為集團領導者,陳平周勃亦是琢磨著如何扳倒劉弘。
當然,不是從南越問題的角度。
——被呂后派去討伐南越的周灶大軍,早就已經被朝堂淡忘了!
若非周灶借柴武之手,向劉弘表達‘欲班師回朝’的渴求,就連身為皇帝的劉弘,都差點忘了有一支部隊正在外討伐···
陳平在過去這段時間抱病,卻也不是另有圖謀——陳平,是真的病倒了。
或許外界還對陳平的身體狀況眾說紛紜,但周勃很清楚:自開春之後,陳平便染上了風寒。
匈奴使團到來前後的那幾日,陳平甚至連續好幾天高燒不退!
放在後世,陳平也不過是季節性的感冒發燒而已,算不得什麼大病。
但在這物質匱乏,就連後世為人所鄙視的中醫,都還沒有完全從巫術中分離出來,建立起辯證體系的西元前,隨便一個類似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就足以奪走人類脆弱的生命。
——在這個時代,別說抗生素了,就連效果微弱的桂枝湯,都被宮廷御醫視作絕世技巧,傳男不出女,傳內不傳外!
再加上能用於治療的藥方、藥品種類本就不多,就使得尋常人頭疼發熱,根本就看不起醫生。
家裡有點錢的,請個鄉村巫醫,運氣好點,能碰到確實懂點醫術的,還能去採些草藥吃下去;運氣不好,就只能讓人家在病榻邊跳大神。
至於那些身無餘財,屬於絕對貧困的百姓,更是隻能全靠身體免疫力扛過去;頂天了不過是借些油脂骨骼,熬湯食用聊作營養補充。
陳平從這一次的風寒中熬過來,有一半功勞在年輕時鍛煉出的強壯身體;另一半功勞,就是上蒼眷顧,運氣爆棚···
不過經歷此次‘大病’之後,陳平也已隱隱意識到了什麼;對於和劉弘之間的政治鬥爭,陳平也有些沉不住氣了。
——在匈奴使團抵達雁門之外,叩關請見時,陳平便鬼使神差的託勉強還能支使的動的典客卿,給匈奴使團帶個信。
倒也不是什麼賣國求榮的關鍵資訊? 只一句:漢相陳平,敬問貴使無恙。
之後劉弘尊立太后? 更是讓陳平放下了最後一絲僥倖? 向還在半路的匈奴使團提出了‘武裝駐紮’的要求。
陳平心裡很明白,只要劉弘還想在皇位之上做一天? 就必然不可能接受如此喪權辱國的要求;陳平亦未曾想過為了私仇,而讓高皇帝劉邦打下的漢室江山被胡虜佔據。
說來? 陳平此舉還是借鑑了小皇帝劉弘故智。
——冬十二月? 小皇帝被軟禁未央宮? 便起衣帶血詔一封,交由當時的禁中侍郎,如今位居九卿副職的衛尉丞秦牧帶出去,召那支披著神秘面紗的邊軍入京勤王。
當是時? 小皇帝便做下了三重安排。
第一重? 自是最淺顯層面的王忠:王忠裝死,來混淆視線。
第二重,也是陳平周勃曾經以為看透的真相:假意出城安葬王忠的秦牧,出城之後取馬直奔簫關? 將陳平周勃的視線完全拉到了簫關外的隴右、北地,乃至於上郡。
過去了這麼久? 陳平也早已意識到了飛狐軍出現在關中的過程:小皇帝的第三重安排,讓謁者汲忡藏身棺低,輕裝簡行,直奔飛狐逕!
即便是雙方已經不死不休的如今,陳平也為小皇帝這手計中計感到欽佩。
不過,戰國時諸子百家留下的傳統,在漢室也同樣適用——你的辦法很棒,但現在是我的了。
陳平,也要回敬一出計中計,讓小皇帝意識到,在漢初全靠實力立身的功勳,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表面上看上去,陳平是要藉助匈奴人之手,讓小皇帝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逼迫劉弘‘一致對外’,而後再做籌謀。
但這最淺顯的一層,陳平從未期望小皇帝能相信——撇開恩怨不論,光從小皇帝目前為止的表現來看,漢室起碼迎來了一位‘守成之主’。
這還只是下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