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強抿著的嘴唇下,牙齦都快被劉弘咬碎,牙槽發出輕輕的吱吱聲。
見劉弘這般模樣,那青年面上愁苦更深,不由帶上了一絲哀求。
無奈之下,劉弘只好強忍怒火,僵笑道:“齊王抱恙,自是該留於府中修養,若是病重,朕可遣郎中令往之一觀?”
果不其然,青年被劉弘地關懷感動的連連擺手,口稱不必;匆忙敬完酒,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劉弘也只能鬱悶的搖搖頭,目送朱虛侯劉章坐回座位,便開始考慮起日後諸侯王們的安排。
現在,沒能登基的劉恆依舊是代王;劉恆的幼弟劉長為淮南王;劉邦的四弟、劉弘的叔祖劉交王楚地;劉邦的二哥——劉仲之子劉濞王吳國;劉襄王齊國。
還有目前漢家僅存的一家異姓王:長沙王吳臣。
這些諸侯王國幾乎都是高祖劉邦所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真的會如劉邦當初承諾那般“山河永固,與國同休”。
這也是歷史上,景帝不惜掀起內戰,也勢必要削弱諸侯國的原因:這些宗室長輩在後生劉啟的版圖中,儼然一個個國中之國!
話雖如此,但還有一些諸侯國,是劉弘可以嘗試運作的。
比如在過去十幾年內,先後死了三個王爺的趙國,以及被呂后奪走、封給呂氏的燕國,連在一起就是一塊老大不小的地盤——幾乎佔據了大漢版圖整個東北。
琅琊王劉澤,在劉襄前往長安的路上被褒挾,其王位實際上也名存實亡。
除此之外,還有呂后封給劉弘三個親弟弟的封國:淮陽國、常山(恆山)國,以及——梁國!
尤其是梁國,在劉弘心中的地位比其餘所有諸侯國加在一起,還要重要千百倍!
在景帝朝,吳楚聯合共計七個諸侯王,以‘殺晁錯,清君側’的名義舉起反旗時,漢版圖超過8成的國土,都掌控在叛亂的諸侯王們手中!
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景帝甚至急病亂投醫,聽信了袁盎的勸說,將力主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錯腰斬棄市,寄希望於判王們完成‘殺晁錯’的目標後,就能退兵···
而劉啟之所以依舊能在史書上成為漢景帝,而不是荒帝獻帝,正是因為函谷關外的最後一道屏障——梁國,將吳楚叛軍主力死死咬在了首都睢陽城下!
直到周亞夫奇襲叛軍糧道,作戰人員高達四十萬、對外號稱一百二十萬的吳楚叛軍才灰飛煙滅。
所以,即便是拼著跟周勃陳平起衝突,劉弘也勢必要將梁國掌握在自己手裡。
·
·
·
PS:1.俎,一種木製食器,類似於屠夫切肉用的案板。
2.豆,一種木製食器,形狀大致與電飯鍋裡的盛飯器差不多。
3.殽,炙烤的、帶骨架的肉。
4.胾,不帶骨架,並且被切成大塊的肉
5.醯醬,蘸料,醬料。
還有就是當時吃飯不是先吃主食,而是先把炙烤的完整肉切成片,再動筷子。
······
呃···這章略微有點暴露本性,放飛自我了,以後會多(做)注(夢)意(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