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廷尉、郎中令都被本次事件牽連,後續任命,小皇帝更是不太可能撒手!
陳平掌控中,就只剩下典客這個透明人,以及劉揭的內史苦苦支撐···
就連內史劉揭,也已是被小皇帝列入拉攏名單——奉常傳出訊息:劉揭,汲忡二人的封國擇選之事,已經接近尾聲!
不出意外的話,最晚不超過春二月,劉揭就將成為漢室徹候階級一員;汲忡,也將得到徹候備選——關內侯的高爵。
這一切,都讓陳平陷入進退兩難的境遇。
誠然,朝堂還有陳平親自壓著,軍隊方面,更是有周勃和灌嬰雙重保險,但在這個還算優勢的表面下,局勢卻是對陳平等人愈發不利了。
——朝中九卿,即便不說空出來的三個位置,剩下六個位置,小皇帝便已掌控了四個!
陳平嚴防死守的錢袋子:少府,也即將在這次高廟事件之後,逐漸脫離陳平的掌控。
如果最終,少府、廷尉、郎中令都被小皇帝掌控,那朝堂之中,面對著九卿佔其七的小皇帝,陳平饒是身為丞相,也會不可避免的落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丞相府的命令,將無法到達地方!
而丞相府最大的殺器:官員任免,對九卿一級將毫無作用——九卿任命,就連皇帝都不能獨斷,需要廷議表決,在絕大多數朝臣同意之後,方能定下。
至於罷免,那更是無從說起——除非牽扯上這次高廟事件般的政治事件,否則,漢九卿幾乎就是個鐵飯碗,除了升任三公,就只能外放為更高一級得諸侯王相,或某支野戰軍之主將。
日後,陳平所領銜的丞相府下達命令,九卿卻以‘此事牽連甚廣,還需陛下聖裁’而不鳥丞相府命令的狀況,將成為陳平的日常。
雖然小皇帝不太可能如此赤裸裸的打丞相的臉,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小皇帝將自此具備‘戰略否決權’。
陳平一黨在朝堂上,將陷入舉步維艱的局面!
看著身邊沉默不語的周勃、灌嬰二人,陳平心中百感交集,又不得不窮死解局之法。
郎中令,早在小皇帝召飛狐軍入關中時,便已有定論——哪怕將九卿中其餘七位放棄,小皇帝都不可能再任由衛尉與郎中令遊離於掌控之外!
那剩下的廷尉以及少府,就將是雙方在明日常朝之上,窮盡一切所要爭奪的戰場。
尤其是少府,陳平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少府令在自己掌控之中。
最起碼,也要保證少府在自己和小皇帝的爭鬥中保持相對中立,而不是全然倒向小皇帝。
如若不然,陳平在‘諸弘’集團,將再無任何價值。
而新任少府的人選,就是三人今天需要解決的問題。
至於廷尉···
“唉,苦也···”
陳平手中,也沒有可堪一用,有資格擔任九卿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