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年幼登基,未冠之年而臨天下,實不敢違太祖遺志,損高皇帝遺德。
故賞此有功之臣,以嘉其忠。
丞相曲逆侯平,首倡誅呂,後與平亂事,增邑千二百戶,賞千金!
太尉絳侯勃,親率北軍以擊賊首呂祿、呂產,從平亂事,增邑千戶,賞千金!
曲周侯世子寄,詐取賊子竊得之調兵虎符,以助太尉領兵平叛,增曲周侯邑五百戶,賞五百金;曲周侯世子寄,蔭郎,賜御劍一柄!
大將軍潁陰侯嬰,會齊王兵以擊逆賊,增邑八百戶,賞千金!
代王恆,親至長安,以宗伯之名佐朕平賊,賞千金,賜御劍五柄;王太子啟、幼子武,留於長安,朕親教以經書!
齊王襄,率郡國兵至滎陽,迫賊分兵,以助太尉平叛,賞千金,賜御劍三柄!
安國侯陵,治粟內史揭,謁者僕射忡,皆於國有功,朕當不吝以徹侯封之;其令有司觀堪輿,擇吉日,以告於宗廟。
司馬法雲:軍賞不逾月,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其餘有功之文武百官,皆以錢爵賞之;其令有司速行,一應賞賜之金、爵、物,皆當於三十日內畢,違者罪之以不力。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其令傳於天下,鹹使民知···”
隨著劉不疑高亢的吟唱,詔書才算宣讀完畢。
百官自是趕忙一躬身:“伏唯陛下作威作福,臣等頓首頓首,昧死百拜···”
在劉弘吐出一聲‘免禮’之後,百官才回到各自的座位跪坐下來,細細品味著方才那封詔書的內容。
首先第一點,前時之事的性質已經被徹底坐實:呂氏謀逆!
既然呂氏是反賊,那殿中這些參與了誅殺呂氏一族的人,自然都是鎮壓叛亂的功臣。
其後一長串精確到賞賜之物的封上,更是為這封詔書的真實性大大加分。
當然,最讓百官安心,讓詔書真正意義上具備法律效應的第一步,是最後那一句‘傳於天下,鹹使民知’!
有了這一句話在,又得到了廷議的全票透過,這封詔書就將在被撰朝數百上千份,並蓋上丞相印、天子璽之後,發往天下。
最多不出二十天,天下每個縣,縣衙外的露布之上,都將出現這封詔書的副本,並有縣衙文吏大聲誦讀給百姓。
也就是說,從這封詔書出現開始,殿中百官在呂氏一事中的角色都被確定:平亂功臣!
無數人心中歡呼雀躍著,盤算起散朝之後,找三二摯友親朋淺酌兩口精釀。
但也有些人,心裡不全是喜悅。
對於陳平、周勃等‘誅弘集團’的成員而言,這封詔書自然也是肯定了他們的所為,將他們在平定呂氏叛亂過程中的所有舉動定性為‘平叛’。
自此以後,劉弘即便要治罪‘誅弘集團’,也無法以‘弒君’的罪名去追責,而是隻能另找把柄,來治罪這些‘帶頭平定律師叛亂’的功臣。
按道理,劉弘做出如此愚蠢的舉動,陳平等人應該很高興才是——自己等人的把柄,小皇帝手裡也就這一點,這封詔書一出,幾乎等同於自廢武功,為自己增加難度。
但陳平卻看得更透徹,更仔細;對劉弘此舉的目的,即便是身為對手,也是由衷的感到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