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對好戶籍資訊之後,文士與購糧百姓交談兩句,接過百姓遞過的錢串,扔到一旁的竹筐內,便繼續記錄下一個百姓的資訊。
每一個竹棚後,都堆著數百隻粗麻袋,十數士卒環衛其外,等待著登記好資訊,交好錢的百姓前來取糧。
寬近五十步的藁街①之上,上萬長安百姓雖熙攘,卻又極有秩序的排著長隊,等待著。
之所以沒有人上前推搡甚至哄搶,而是老老實實排起長隊,次序買糧,則是因為一道矮小的身影,不時穿梭於一個個售糧棚之間。
那個身著玄色錦袍,頭飾劉氏冠,眉宇間卻滿是焦急,眼角時刻噙著淚水的少年,便是讓長安百姓安心等候的定心丸。
每過片刻,竹棚後的堆糧便會少大半,但總有源源不斷的糧車從直城門、橫城門駛來,將車上滿滿承載的糧袋卸到竹棚後。
何廣粟揹著女兒來到宮牆外,看著這壯觀的一幕,禮貌的詢問身旁的人後,便選了個相對短一些的佇列,站到了最後。
感受著背後的潮溼,再顛顛骨瘦如柴的女兒,何廣粟不由悲從中來,再度淌下了淚水。
“瞧,爹沒欺奾兒,陛下當真放內糧了!”
上午,沒能尋得差事的何廣粟焦躁的等候在東市外,便見市內的所有人都像城南跑去。
不明所以的跟了上去,何廣粟有幸目睹了當今聖上痛哭流涕,對百姓罪己自責的場面。
聽聞聖上要放少府糧,一石才賣八十錢,何廣粟愧疚的向宮牆深深一拜,便恭敬的退出藁街,撒丫向家裡跑去——拿錢,買糧!
三百錢,怎麼都能買三石半粟米,摻點野菜、糟糠,足夠熬到明年開春!
怎料到了家中,卻見女兒已是懸樑於牛圈···
痛哭流涕的將女兒抱了下來,將其喚醒,何廣粟悲喜交加的將好訊息告訴了女兒。
可無論何廣粟再怎麼說,女兒都像失去了靈魂般,木然盯著房頂,一言不發。
直到此刻,親眼看到未央宮外的場面,何奾目光中才多了些人氣,在何廣粟背上哭了起來:“女兒不孝···”
何廣粟卻只是泣笑著搖搖頭,哽咽的顛著身後的女兒:“不怕,有糧了,長安有糧了···”
父女二人正悲喜交加間,佇列前便隱隱有些騷動起來。
何奾恐懼的將腦袋縮到了父親背後,何廣粟則是踮起腳尖,不安的注視著前方,宮牆下的售糧棚。
只見那道熟悉的聲音快速向竹棚走來,詢問兩句過後,何廣粟耳邊便傳來一聲洪亮的喊叫。
“去宮內,取東廚之糧!”
看著那道瘦弱的身影離去,何廣粟滿是淚水的臉上,緩緩湧上一絲幸福,和安心。
·
·
·
PS:藁街:西漢長安城呈鬥字形,城北大都為平民區,城南則為未央、長樂兩宮;而那條將長安城橫刀切成兩半的,就是自直城門直到霸城門的藁街,藁街以南便是未央北宮牆,以及長樂宮的大半部分,以南,則是未央宮北牆外的戚里、桂工,以及長樂宮的小半部分。
第二更我現在寫,可能得晚點發,抱歉。我儘快調整好,讓更新時間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