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少帝成長計劃> 第0071章 初得民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071章 初得民心 (1 / 2)

冬陽西落,寒霧漸升,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間,卻滿是溫暖祥和的氛圍。

在時隔近一個月之後,長安城終於在今晚,回到了往日的和祥、安樂之中——每一家、每一戶,都在今晚夕時飄起了炊煙。

這在過去一個月裡,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米價實在太貴了···

熬煮而成的粟米粥,從一個個寡淡的喉舌中流如胃中,臘月凜冬的寒冷亦是被驅除了大半。

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蹲在門檻上,將碗低的米粒仔細舔舐趕緊,舒舒服服的打了個飽嗝,便叫過家小妻兒,向城南高廟的方向再三叩拜。

“當今真乃聖德之君啊···”

“說是聖人也不為過!”

無數人心裡想著,再次甘之如飴的向高廟叩拜:“太祖高皇帝在上,小民謹拜···”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當今如此體諒百姓疾苦,甚至不惜將宮內自己吃的皇糧搬出來賣給百姓,都是因為——太祖皇帝生而神聖!

若非如此,何以先有太祖高皇帝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後有當今聖上忍飢挨餓以出內糧?

愛民如子,莫過於此!

當今如此仁德,必然是受孝惠皇帝之遺德的影響!

若說之前,坊間對那則‘上非惠帝子’的傳聞,持的是嘴上說著不可能,心裡想著不一定的態度;那今日過後,就大不相同了。

——但凡有人敢在公開場合再說一句‘上非惠帝子’,周邊的人絕對能生撕了他!

尤其是在下午,長安百姓幾乎盡皆雲集未央宮北,購‘御賜之糧’後,劉弘在北闕說的話,在百姓口耳相傳中,一日之間傳遍長安城!

廷尉、內史、衛尉三司共審,雜治一案,這意味著什麼?

這味道,長安百姓太熟悉了。

——太祖高皇帝七年,匈奴入侵代地,劉邦次兄、代王劉喜棄國而逃,長安輿論一片譁然,天下轟動!

高皇帝劉邦大怒,令廷尉、宗正、奉常雜治此案,以定劉喜之罪!

這件事到最後,太上皇劉太公出面,對劉邦苦苦哀求,劉邦才出於孝道,赦免了劉喜的死罪,將劉喜貶為合陽侯。

現在,杜氏以區區商賈之身,被當今下令三司雜治,其意味,就再明顯不過了:安陵杜氏,完了。

即便杜氏一門是聖人轉世,德行無缺,對此局面亦是毫無辦法——掛在杜氏身上的那一紙商籍,就是原罪!

以商賈之身牢天子費心,便已經是滔天的罪名了!

就更別提杜氏粘上的,還是‘囤貨居奇’、‘擾亂民心’這種大罪了——這兩個罪隨便拿出來一個,被任何一個不姓劉的人沾上,都是必死無疑!

而劉弘那一句‘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更是讓長安百姓心中被自豪和踏實充滿。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定都長安,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授民田爵時,都從未如此赤裸裸的說過:天下百姓,朕子民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