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臉上留下了兩道痕跡。
他抹掉水跡,奇怪道:“我這幾天一直在記錄吾輩的習性,它明明是喜歡水的。”
陸時愕然,
“有嗎?”
夏目漱石大點其頭,
“有。你沒注意到嗎?吾輩會用爪子去撥動水杯或者水盆裡的水,像是玩耍。”
陸時仔細回憶,發現對方說的好像確有其事。
不得不承認,夏目漱石能寫出《我是貓》,一定是經過了充分的觀察的,因為裡面關於貓的動作的描寫活靈活現,讓讀者很有畫面感,彷彿吾輩就在眼前。
陸時說:“或許,晃動的水對吾輩來說非常有趣。”
夏目漱石嘆氣,
“那它為什麼不喜歡洗澡?唉……簡直就是未解之謎嘛~”
陸時擺擺手,
“你還是別想這些了,咱們先出門。”
他把吾輩放下,
小傢伙在他腳邊轉了一圈,隨後靈活地鑽到了床下。
陸時和夏目漱石出門,坐上馬車。
陸時說:“其實,吾輩已經非常聰明瞭。一般的貓能把屎尿蹭到腳上,甚至背上,那個小傢伙卻十分乾淨,還知道自己找便盆。”
夏目漱石卻說:“我想給它洗澡,不是它不乾淨。”
陸時有點兒懵,
“那是為什麼啊?”
夏目漱石不好意思地一笑,
“我就是想看看吾輩洗澡時的樣子嘛~記錄下來,將來說不定有用。我甚至想過一個場景,吾輩貪嘴,舔了主人家的酒碟子,然後掉進水缸裡什麼的。”
艹!
《我是貓》裡的吾輩不就是這麼沒的嗎?
上一秒,苦沙彌、迷亭、東風、獨仙等人還在聊著寒月的婚事、聊著關於女人的話題;
下一秒,貓咪就溺死在了水缸裡。
非常像網文的爛尾。
不過,《我是貓》原本完結得很倉促,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夏目漱石在連載期間受到了攻訐。
滕代素人在《貓文士氣炎錄》中批評夏目漱石:
要麼對世界文學不夠了解,不知道百年之前已經有《公貓摩爾之人生觀》這樣的作品,《公貓摩爾之人生觀》用的就是貓的第一人稱視角;
要麼就是無比傲慢,明知前人有類似作品,卻不在自己的小說裡提上一筆。
明面上,這是文學批評,
實則是抄襲指控。
文人相輕,
古今中外皆然。
(日本炎上的傳統果然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