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下林寶茹提起來,她們也就仔細思索起來。原本依著林寶茹的心思,尋幾個懂事兒又愛乾淨的媳婦婆子。
不過經的事兒多的魯大娘跟馬嬸子,卻覺得光按著這個條框選不妥當。她們琢磨著,寶茹丫頭的要求只算是最根本的,餘下的卻還得考量進作坊的婦人孃家跟婆家的關係呢。
萬一遇上個媳婦勤快能幹,可婆婆卻是個貪心又好是非的。往後三天兩頭的鬧些糟心事兒,讓那做工的媳婦心裡不痛快是小事兒,萬一再給作坊招惹上笑話可就得不償失了。
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定下了個算是苛刻的招人標準。雖說條件多了一些,可如今桃溪村想進作坊掙工錢的婆子媳婦,可不光是一戶兩戶。
畢竟誰都知道,在家門口做工掙錢,可比去外頭風餐露宿的幹活兒來的好。
再者,二房人向來厚道,但凡活兒多了,加錢不說,還會留下大夥兒吃飯。
若單說一頓飯,倒也不至於讓人眼饞。可讓人眼饞的卻是二房那飯菜,可是有肉有油的,就算最後只斷了些油湯剩菜回家,都夠一家人回鍋打牙祭的。
所以,但凡是盤算著尋進項的人家,哪個不是巴巴等著二房鬆口呢?
自然,魯大娘幾個也不擔心,剛定下的那些個招人的道道會讓作坊尋不著合適的人。
商量完了招人的事兒,林寶茹就笑著提起了給魯大娘幾個漲工錢的話。
“大娘,嬸子,嫂子並著大安哥,我也不說什麼客套的話了。現在咱作坊的生意還算紅火,所以我跟我娘就商量著,往後你們的工錢不再按天兒算了......”林寶茹笑著說道,“以後咱也學著鎮上那些生意人家,論月算工錢。只你們幾個,工錢漲到每個月一兩銀子,若再遇上下工晚的時候,補給大娘們的銅板再另算。”
“當然,新招來的人,工錢還按著大娘們之前的數目來算。若日後她們乾的好了,再酌情漲些銅板。”
一兩銀子的工錢,也不是林寶茹隨意想的,而是她按著作坊如今的盈利能力定下的。
說白了,這錢就是她為作坊尋的管事兒定下的工錢。日後,作坊招人多了,那甭管是調製還是制形,哪怕是往外送貨,各方各面可都需要個人管束著。
而最先入作坊,且踏實毫無外心的魯大娘幾個,最是合適了。
琢磨著當下作坊的情況,再加上對未來的考量,所以林寶茹自然不會吝嗇多給些工錢了。
這話一出,王氏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卻讓魯大娘幾個人驚了一下。
一個月一兩銀子啊,一年下來就是十二兩銀子,算起來可抵得上過去她們全家幾年的進項了。
別說尋常人家了,就是琴嫂子這樣在村裡最風光的里正家當媳婦的人,都驚的連連擺手說著使不得。
就算是自家有頭有臉的公爹,一年到頭可也不一定能見到這麼些銀子。
不光是琴嫂子,就是餘下幾個做工的可都連連搖手說不行,這工錢也太高了,在作坊裡留下的幾個人誰都不肯要。雖然王氏跟寶茹丫頭都沒說旁的,可她們心裡清楚,人家給這麼高的工錢,就是念著彼此間的那點情誼的。更何況,她們也覺得,自個做的活兒,當真算不得累,要拿一兩銀子的工錢也是於心有愧的。
大家都不是偷奸耍滑的人,心裡實誠是一點,再者也是想著長長久久在作坊裡謀生的。所以,哪裡會有人因著眼紅,覺得工錢少?
最後還是林寶茹跟王氏勸說了許久,魯大娘才帶頭鬆了口,雖說是鬆口但她卻只肯那半兩銀子的工錢。
雖說降了許多,但要是在村裡說起來,那也算得上讓人眼饞的了。畢竟,在二房作坊裡幹活兒,可是個長長久久的營生,那進項也是穩穩妥妥的,不是尋常時候去做零活兒繡帕子能比的。
林寶茹見大夥兒都是這個心思,也不強求,只笑著說道:“大娘幾個心善,光為著我們娘幾個考慮了。”
魯大娘跟著笑道:“咱們可不給你考慮,等以後作坊生意更好了,就是你跟你娘不給漲工錢,怕是我都得豁出這張老臉來跟你們討呢。”
說完,她就先哈哈大笑起來。邊上因著漲工錢心情極好的馬嬸子幾個,也跟著紛紛附和起來,就是林大安都湊過來說了幾句討喜的話。
說定了作坊裡的事兒後,幾人就結伴下工離開了,餘下王氏就開始張羅晌午飯了。
這回林寶茹幾人回來的突然,也沒給王氏提前準備的機會。不過虧得二房現在家裡也不缺油鹽跟肉食,加上前院外頭自家.寶茹歸置出的菜地,眼下正是下菜的時候,所以她倒也不難做。
林寶茹一進院兒,就看到劉書來正坐在廂房門口懶洋洋打著瞌睡。
他倒也會享受,把灶房裡的那張放菜的小木桌扯了出來,上頭放著些瓜子跟零嘴兒,還有一碗盛著梨的甜水。
許是聽廂房裡頭自家二弟講課聽得有些悶,加上也沒個人說話,所以林寶茹進門的時候昏昏欲睡的他,竟然沒聽到點響動。
王氏見劉書來一副沒個精神的模樣,那模樣可不就像是晚上沒休息好?
她猶豫了一下,看向自家閨女小聲叮囑道:“寶茹,娘知道你如今是大人了,可娘還是得囑咐你兩句。你剛經人事,可不敢老縱著姑爺,他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倒不打緊。可你到底才養上身子沒多久,得顧念著些......”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