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後來,也不知怎麼的,一看到河邊上同個男人說笑,甚至還一道放了河燈的李家閨女,他心裡就又怨又恨。最後,他一時鬼迷心竅,趁著他那媳婦上橋看景兒的時候,推了一把旁人,直接把他媳婦擠下了河......
那時候,橋上人正多呢,加上有人跌落河裡,使得不少人受了驚嚇四處跑動,使得他輕鬆脫身。
可沒想到的卻是,他想擺脫的那從來瞧不上自己的媳婦,最後竟被林寶茹救了。
一時間,林有志心裡別提有多憤恨了,二房的人果然天生就是同他作對的,每回都要壞他的事兒。
後來的事情,就如劉書來猜測的那般,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他就生了想法。
當然,尋別的人不可靠,他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把主意打到了他媳婦身邊的丫鬟身上。
後來打大石村出來的時候,是有條惡狗咬了他的褲子,生生把褲子咬出了個釦子。
只是當時天色太晚了,他實在沒地方換衣服,只能遮遮掩掩的回了學堂。而後,那條褲子就被他隨手塞進了包裹裡,原是想著今兒天一亮就扔了的,奈何他還沒動作呢,就被同舍的人瞧見了,還打趣他日子好過,好端端的褲子就要丟了。
就這樣,那讓他心浮氣躁的褲子,就被留了下來......
沒一會兒,被縣太爺派去搜查的衙役,就打林有志的床鋪之下尋到了那條褲子。也是他在學堂的人緣兒太差,衙役剛去說明來意,就有人指著鋪下說見他往下頭塞了東西。
可以這趟搜查,是輕而易舉,半點時間都沒耽擱。
人證物證俱在,林有志就是再想道德綁架,也開不了口了。
不光如此,林寶茹甚至還滿目怒火的,當堂同他徹底斷了干係。那字字句句,可是直接往他的痛處打,說的他啞口無言,無力反駁。
事情就這麼水落石出了,這一場關係,牽出了許多事情。
最後,縣太爺直接按著誹謗敲詐把林有志這讀書人收押。
當然,上門鬧事的婆子跟兩個漢子,也被判做三月苦力。至於渾身溼漉漉十分狼狽,哭的梨花帶雨的綠衣丫鬟,便是再喊冤也難逃一頓板子。
反正不管怎麼說,她幫著人訛錢的事兒是做不得假了。
而原本是為著撐起自個族長臉面的劉家族長,雖沒有罪名,卻也被縣太爺當眾斥責一番,直到他好生保證了一番,說日後絕不再讓流言矇蔽。
等出了衙門後,劉家族長跟一道過來的叔公幾個,顏面無光,有氣無力的同林寶茹說了幾句好聽話就散了。
經此一事,劉家可就有成了大夥兒茶餘飯後的談資。
不過這回,大傢伙笑話的物件可不是劉書來的,反倒是那些劉家親戚。
至於劉書來的紈絝浪蕩子的名號,也因著他機智的用小石頭嚇唬人而洗白了一些。
不少在場的,學起當時劉書來的動作來,是惟妙惟肖。也是因著這個契機,不少人把劉書來做過的荒唐事翻了一遍,還真覺得這人當真算不上惡。
而關於林寶茹這新媳婦拿大的事情,更是成了本鎮多少婆娘女子羨慕的事兒。
哪個命能有這麼好哦,一進門就得了管家大權,就連那般龐大的生意都攏進了手裡。而婆婆跟相公,對她更是真心實意,半點都沒苛責的意思。
想到這裡,莫說那些閨中女子,就是成了親的女子都交口傳起了劉書來護妻的事兒。
尤其是他半點沒遮掩的,向自家娘子討誇的事兒,更是被人傳的津津樂道。
縱然一些所謂的體面人覺得他墮了男人的顏面,卻架不住後宅家眷對他的稱讚。
不過不管怎樣,柳林鎮總算不是隻有嘲笑譏諷他的聲音的......
而那些曾經嫌棄厭惡劉書來的人家跟女子,此時有沒有後悔當時以為嫁進劉府就是跳進火坑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說書先生倒是先編了幾個段子,皆是劉書來往日裡賭場上惡懲老千跟騙子的事兒。當然,為著迎合市場,他也少不得張冠李戴的選些話本子裡,少爺姑娘花前月下恩愛無比的故事,冠上劉家大少跟少夫人的名號。
只是外頭人也就是聽個熱鬧,也就那說書先生,在說了一大天書後,七拐八拐的進了一個小巷子。等到他進去,就發現巷子裡等著的人早就有些不耐煩了。
他趕緊上去笑道:“大少爺可別惱,這兩日點著你們故事聽的人實在太多了。我這加了一場又一場的,要不是嗓子實在受不了了,怕這會兒還被人圍著呢。”
劉書來也沒想為難他,不過聽他得了便宜還賣乖,不由嗤笑道:“讓你掙銀子也這麼多話!”61
那說書人也不怕他,只笑嘻嘻的賠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