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又過了兩天,先是馮叔盛派人傳來訊息,說是他已經給蘇瑾瑤找好了一位先生。但是不便讓那人直接到古家去,問蘇瑾瑤什麼地方安排見面比較合適。
蘇瑾瑤就讓來人回覆,說是之前約馮叔盛吃飯的那棟宅子就可以了。於是便約定了第二天一早和那個先生見面。
馮叔盛派來的人剛剛離開,管家覃泗吳竟然親自來請蘇瑾瑤,說是宮裡的御繡坊來人了,要給蘇瑾瑤定做嫁衣,是來量尺寸的。
算起來,距離大婚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是太子大婚,要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子妃的嫁衣更是不能馬虎。
據說提前一年準備都不嫌早,現在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其實都算是有點晚了。
蘇瑾瑤想起之前古學斌還特意給她定做過一件嫁衣,雖然她喜歡,可是想想估計是不能用了。
來到前廳,蘇瑾瑤一下子就頭大了。因為來的不是一個裁縫,而是一隊人,起碼有二十來個。
其中繡娘有十二名,裁縫七名,剩下三位據說是禮部的官員。
太子妃大婚的衣服是重要的禮服,所以其中有諸多的講究和規矩,嫁衣就要嚴格按照這些規矩來。
當然,做一件衣服也用不了這麼多人。還有大婚當天祭天所要穿的朝服、拜天地的禮服、和入洞房的喜服。
雅府
現在蘇瑾瑤才知道,朝服、禮服、喜服這三大(tào衣服統稱為“嫁衣”,卻不是單單一件衣服能夠搞定的。
蘇瑾瑤怕麻煩,很想說隨便做做好。可是看到那二十來人恭恭敬敬的模樣,又覺得這是自己人生唯一的一次婚禮,是應該莊重一些的。
蘇瑾瑤道:“這嫁衣要如何做,我確實不懂,幾位辛苦了,還請多提點一些。”
那三個禮部的官員應該是這次的主事,聽蘇瑾瑤這麼客氣的說話,連忙表示這是他們份內的事(qíng,只要太子妃配合好。
然後有一位繡孃的代表先出來,捧了一些喜慶的刺繡圖樣,說是讓蘇瑾瑤選擇。
蘇瑾瑤也不懂刺繡,問道:“這些圖樣是要繡在一起的,還是大致按照這個樣子來做的?”
聽了蘇瑾瑤的話,那繡娘道:“這只是幾種不同的針法和幾家繡工不同的風格。太子妃所選的是用什麼針法和繡工,至於圖樣都是特定的,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
蘇瑾瑤明白了,這是說圖樣是一定的,但繡工是“湘繡”、“蘇繡”、“魯繡”等不同的刺繡風格。
蘇瑾瑤實在不懂,只能把所有的圖樣都翻了一遍,同時也皺起了眉頭。
這時候,一個裁縫又道:“嫁衣的樣式也有許多,大體不變但細節不同。太子妃是否也要看看樣式,再一起選擇?”
蘇瑾瑤的頭更大了,要挑樣式,還得選擇不同的刺繡風格,這可沒有一樣是她的強項。
因而,蘇瑾瑤轉頭看向了明娟,意思是詢問一下她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明娟在一旁伺候著,也早看出蘇瑾瑤皺眉是毫無頭緒,走過來道:“小姐,要不你先將這些圖樣留下,和大小姐、三小姐一起商量一下?我見大小姐平時都是(ài擺弄些刺繡手工,或許她也能給一些意見。”
蘇瑾瑤一想,也對啊。一般結婚選禮服,不都是和閨蜜一起去挑的嗎?
蘇瑾瑤問道:“那這些東西留下兩天行不行?我和我的姐妹商量一下,我對這個確實拿不定主意。”
那禮部的官員道:“這個當然可以。只是時間實在緊迫,太子妃最好儘快給我們一個明示。”
這話說的沒毛病,蘇瑾瑤也不是不講理的人,道:“不會很久的,後天麻煩你們再過來,我可以定下來了。不過,不用大家都來吧?選個代表行了。”
說完,見這些人都沒有意見,蘇瑾瑤示意明娟去拿銀子過來打賞。
那禮部的官員連忙道:“這個不必了。來之前,太子(diàn下已經交代過了,不管太子妃有任何要求,我們都要儘量滿足。然後太子(diàn下自然會給予賞賜的。”
蘇瑾瑤心一甜,沒想到連這樣的事(qíng古學斌都提前給她知會過了。
換過來想一想,蘇瑾瑤好像都沒有在意過大婚的時候,古學斌該準備些什麼,也沒有問過他需要什麼。
想到這裡,蘇瑾瑤不由得嘆了一口氣,看來被人寵的習慣了,也變得有點沒心沒肺了。
等到這些人走了,蘇瑾瑤又把他們留下的這些東西看了一遍。
那些繡樣蘇瑾瑤真是完全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