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小公司了,大公司都不一定能擔得起這個風險。
也就是說,pokeni不管是依靠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在慢遊戲這個賽道上完成了壟斷。
……
所以,在遊戲足夠好,加上稀缺性的基礎上,《紫羅蘭永恆花園》的銷量自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上架之後第一週就突破了50萬份,最終成績大概也能維持到200萬左右。
自從有了蒲公英遊戲平臺之後,pokeni開拓出來的市場就大了許多,在大基數的情況下,基本上只要是P社出品的遊戲,100萬份起步,500萬份都是基操。
《紫羅蘭永恆花園》能夠取得200萬份的成績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雖然慢遊戲的受眾還不夠多,但是就像其他型別的遊戲一樣,在不斷積累著。
……
其他遊戲廠商們雖然也很酸,但是表示根本就羨慕不來。
故事寫得足夠細膩動人的,不一定有pokeni這技術。
有POKENI的技術的……
好像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
所以就變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
“媽的pokeni這已經跟我們拉開代差了啊,完全是一個正向迴圈嘛:
有更好的技術就能開發出足夠碾壓別人的遊戲,足夠碾壓別人,怎麼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有了更多的錢,就能研發出更好的技術。
無解無解。
我們只能搭pokeni的順風車,跟在他們後面喝點湯而已了。”
“我覺得最奇怪的一點就在於——
技術的發展是有瓶頸的啊,照理說哪有人將金錢投入到技術研發當中每次都能夠取得重大突破的呢?
可是pokeni也太怪異了,他們這家公司,投資的好多產業在技術上都能取得突破。
比如最開始青智源參與了索尼的手柄製作,結果現在雙搖桿差不多就已經成為了未來新時代遊戲的標配。
不然你很難玩3D動作類遊戲大作。
然後pokeni投了英偉達,這家公司製作的晶片就在以每年都翻一倍的速度提升著晶片的效能,這特麼也太可怕了。
而pokeni自己呢,各種網際網路技術都跟做火箭一樣,我就沒見到他們卡在哪裡,遇過瓶頸。
你看看世嘉做遊戲機研發,還有索尼做PS2的研發,都那麼困難。
怎麼到了pokeni這邊就感覺很容易一樣。”
“不光是硬體眼光特別精準,pokeni的軟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啊,光是遊戲引擎,迭代到開拓者2就已經非常厲害了。
市面上能將英偉達的顯示卡效能發揮到極致,還在每年反向促進英偉達成長的,也就只有pokeni了吧?”
“可怕,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