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幫助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進步,促進科技的不斷提升,都是青智源想要做的。
透過在中國佈局,順應時代潮流,開拓市場從而牟利,這也是青智源所追求的。
彼此並不矛盾,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和諧的一條發展道路。
之所以要拿到絕對的控股權,青智源是想在源頭上先讓企鵝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推進和發展,配合pokeni這邊將網路和遊戲結合起來。
一方面是推廣RTT的應用,儲備使用者,另外一方面將使用者導向未來pokeni的線上模式,也就是P社所打造的蒲公英平臺。
蒲公英平臺做起來之後,未來RTT就可以單獨成為一個純粹的聊天工具,然後拆分出來歸還給中國。
就像pokeni在米國售賣RTT業務一樣,到時候為了避嫌,完全可以將這些跟資料安全,個人使用者隱私相關的產業出售給中國的國資企業。
說白了,青智源對於治政並不感興趣,也不想碰這個東西。
他只想構建一個連線全球的網路,然後將遊戲帶給全世界而已。
在青智源的理想當中他所期待的企鵝,或者說中國的遊戲環境,不是一個以抄襲為王的大環境,而是一個可以以人為本,從玩家的角度出發,創造樂趣傳播文化的遊戲氛圍。
不是劣幣逐良幣,而是真正的砂裡淘金。
而且,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遊戲,覺得遊戲是洪水猛獸,毒害孩子,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
現代的科技明珠,微觀世界當中的巨人——
晶片,的確是在遊戲的推動下才不斷迭代和進步的。
就拿顯示卡來說,不是遊戲的不斷推動,玩家們對更新更優質的遊戲需求日益增長根本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快。
光是用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滿足實體產業計算的話,其實早就夠用了,根本不需要每年進行一次顯示卡的升級和迭代。
後續出現的智慧手機,如果不是為了支援更高質量,執行速度更快,網路速度更快的遊戲的話,也根本不需要開發更高階的晶片。
所以說,當青智源進入中國之後,他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還能透過自己的綿薄之力推動中國的晶片事業發展,不能說完全解決卡脖子的問題,至少是可以有一定的正面作用的。
更何況pokeni在收購了世嘉之後,其實在半導體領域當中的科技水平和知識儲備已經來到了世界一流行列,從實力上來說,青智源是完全可以在中國複製和建立相關的硬體工廠,從而推動上下游行列的發展和進步的。
不過,這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就是【遊戲機禁令】
光是想想就覺得無比頭疼,青智源其實也不打算啃這塊硬骨頭。
總之,青智源想的是順其自然,從商人和從半個中國人的角度來說,收購企鵝都是第一步,這步棋走完之後應該是個雙贏的結果。
……
在考慮到未來的企鵝會比較能燒錢的情況,青智源跟小馬哥他們進行幾輪談判和博弈之後,決定將收購資金從原來的1000萬美元追加到3000萬美元。
並且當收購成功以後,pokeni未來還會繼續向企鵝進行輸血,總之就是讓小馬哥他們能夠安下心來繼續管理公司,青智源自己也表示不會改變幾個人在企鵝當中的職能和作用,未來還要更多的依仗他們。
可能這個收購金額對比之前入股英偉達來說顯得有些少,但是具體多少其實是相對而言的。
米國的燒錢水平和中國的燒錢水平,在不同的國家當中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和波動,一億美元可能在米國做的事情比較有限,但是3000萬美元在中國卻能做好多的事情。
尤其是90年代的時候,中國可以說提供了非常優質的商業環境,上下游產業鏈,包括原材料價格,人力成本,服務成本等等都要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所以青智源給企鵝3000萬美元,相當於可以在米國用3億多美元做的事情,甚至比這個勢能還要大。
而且還有一點是看市場環境的,現在米國的各種網際網路公司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彼此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
可是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BAT巨頭們現在都還是個小嬰兒,可以說在這片領域當中還是一片大藍海。
3000萬美元打在米國的大池子裡面可能水花也不見得能起一個,可是打在中國網際網路的這片大藍海當中就能掀起滔天巨浪。
在1999年的時候美元兌換軟妹幣大概是1比8左右,相當於青智源一口氣給投入了快2.5億軟妹幣,這筆錢其實是挺可觀的一個數字了。
青智源胡蘿蔔加大棒,而且帶著很大的誠意,之後也表示會尊重小馬哥團隊,相當於先是用pokeni的力量讓企鵝能快速建立優勢,產生變現,有足夠大的勢能之後,企鵝這邊青智源就會放手給小馬哥他們來自主管理。
誰想操一輩子的心而不是躺著掙錢呢?
聽完青智源的想法之後,小馬哥團隊眾成員心裡面也算是踏實了不少,只不過沒有當場給出答覆,而是希望能給他們一些時間來討論一下,最終才能做出決定。
……
實際上小馬哥團隊大概思考了有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同意了青智源提出來的企劃案。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以考慮的空間,答案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