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當中,關於企鵝的大股東,
曾經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企鵝幕後的大股東是中國工商銀行,所以企鵝其實是一家國資公司。
這個說法是這樣解釋的:
南非MIH集團是企鵝的直接大股東,佔有企鵝30%多的股分;
在這其中,南非標準銀行集團又是南非MIH集團的大股東;而中國工商銀行又在2008年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集團20%的股份。
簡而言之,是這樣的一條股權鏈路:
企鵝→南非MIH集團→南非標準銀行集團→中國工商銀行。
當這個說法一被提出來之後,馬上就引起了網際網路上的廣泛傳播,許多人都信以為真。
但是事實情況卻比較打臉,中國工商銀行和企鵝半點關係都沒有,企鵝並沒有被國資控股。
在2002年之前,南非MIH集團確實是由南非標準銀行集團控股的。
但是在2002年之後,由於南非標準銀行集團自身原因,它將南非MIH集團的股份悉數賣出,轉移到了南非傳媒巨頭Naspers公司旗下。
所以企鵝從2002年之後,成為了Naspers間接控股的公司。
而中國工商銀行雖然佔有南非標準銀行集團20%的股份,但是卻是在2008年收購的。
此時此刻,南非標準銀行集團早就已經不在南非MIH集團持股了,工行控股企鵝,又從何說起呢?
……
很多人陷入了誤區當中,認為企鵝的背後是工行,其實是一種愛國情緒導致的美好期盼而已。
實際上,我們國家對於外來投資者的態度是相對比較開放的,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是霓虹的軟銀公司。
百度的第一大股東是米國的德豐傑公司。
只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資源不可販售,其他的上層考慮較為寬容。
比如說支援馬斯克在中國辦廠,支援李開復、孫正義等人在中國的投資。
可以說孫正義和李開復在中國扶持了許多網際網路有名的大公司,沒有這些外資的加入,可能很多很有潛力的公司會胎死腹中。
這其實也體現了高層的決策智慧和大國相容幷包的氣魄,
外資進入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最直觀的一個就是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人口,
其次,對於當地來說,可以拉動經濟增長。
然後,外資如果能夠帶來更為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將會促進國內的產業鏈不斷豐富和完善,也能帶動科技進步。
外資不一定是洪水猛獸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用好它。
……
對於資料安全這個方面中國其實是挺重視的,但也不至於到完全打壓外資企業的程度,比如說蘋果公司存在著對蘋果手機使用者資料的監控問題,那麼中國就讓他們把資料儲存器全部放在中國國內。
這也就是後來誕生的雲上貴州。
其他公司也是如此,你任何跟國家安全相關的資料,跟個人資料相關的資料,一律存放在國內,並且要從技術上面就得保證獨立性和保密性,那麼就沒有問題。
所以青智源哪怕收購了企鵝公司,只要將伺服器和相關的所有資料放到中國國內,那麼問題並不會太大。
這方面肯定要接受稽核,青智源也並不害怕這一點。
總體來說,中國比米國講道理,而且有著更為開闊的思路和眼界,是更高緯度的交流和治理方式。
更加體現了大國風範和氣魄。
有松有緊,有放有拿,你只要按照規則辦事就沒有什麼問題。
……
關於收購企鵝這件事情,青智源是這樣想的。
首先他前世是個中國人,現在身上也有一半的中國血統,雖然國籍是霓虹,但是內心當中肯定還是希望中國進步,快速發展的。
作為商人,青智源想要獲取利益這一點不假,但是他也可以成為一個跨國際的對中國友好的商業友人。